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节(第1页)

衡量贫富有正反两个不同的标准。有以物质财富的多寡为判断标准的富足观,也有以精神上、心理上的充足与否作为判定富足者。不同的人生观,各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富足观”。人心多是贪求外在的财富,而且永无止境,永难满足。故财富愈积愈多,而精神道德上却愈来愈贫。反之,人若能淡泊寡欲,对财富知足而止,即或是物质上并不富裕,而做人却有丰厚的道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人才是真富足者。

物质财富的多寡与贫富,也绝不是偶然现象,其中内含着深层的道理。物质与精神是可变的整体,互为依存。物质财富是精神财富的外在显现。物质的富足,是修善累德的结果,即常言所说的“福分”。这种富足的福分不是贪求而得,而是修善积福修出来的。今生之福,是往世所修之善果;今生的贫贱,是往生作恶的回报。今生的所作所为,又为后世的贫富贵贱奠定基础。所以圣人教人积福修善,舍财济贫,都是令人为长久的福分着想,不要“今日有酒今日醉”那样混人生。

修德就像银行存款一样,应当日积月累,一日三善,日久福德必储存愈多,必能得到厚福之报。但福又不敢多享,贪求享受,奢侈浪费,都是消福。世有百富一夜变得一贫如洗者,也有一夜成为暴富者,都有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也是因果定律之使然。但其最本的原因,都是善恶交替的一种急骤变化。由此可知,人要富,先积德;要长富,须惜福。把握好精神与物质富足的辫证关系,重德轻财,修善积福,则“真富”即会不求而至,何须盲目妄求?

天下惟“知足者富”,“知足者”才是真富者。“真富者”就是精神道德的富有,虽钱财并不宽裕,但以能养命为足。不追求享乐,不起非分之心。以节俭自处,以道德自养。精神充实,泰然自若,心如天地,常足常乐。这才是真正富足之人。

修道之人,能炼其性,能修其心,能保其精,能全其气,能养其神,心、性、命三者能全俱足,则道德全备,必得天地真气的滋养。常保福禄,性命双了,这才是天地间的真富真贵者。世人的金玉满堂,荣华富贵,与道德丰厚,性成命就的修道者相比较,何富何贫?自不待言了。

【强行者有志。】

“强行者有志”,能自明、自胜、自足者,皆是“强行”,亦是有志之人。人能常修心性,不断累积德行,以道心佛性去战胜私欲妄念,格除自己的缺点错误,消除累世所造的恶因,凝炼身中残存的阴滓(zǐ),跳出重重逆境的魔考。如此大志修真,必能像乾乾不息之乾道,达到元、亨、利、贞之境。这才是“强行有志”之人。

所谓“强行者有志”,“志”者,修真证道的志心愿力。志向远大,志心坚定,矢志不改,这是进道之基,入道之门。志之所趋,能感天动地;志之所向,能无坚不入。人的向道志心,具有无穷无限之力。此志一立,即与天地相合,与万物相通,与大道场性相应。志心宏大者,既可感恪天地,感动显隐师尊,其力无穷,山不能阻,水不能止,人不能夺,物不能移。故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即是此义。

修道成败的关键,完全在于志向的大小。一个大志修真者,志向既定,誓言既出,决不回头。正像空净师所云:“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一往直前,后退是没有出路的。对于修真者而言,多一分志心,就多一分功行,多一分师助。志心要天天立,时时立,事事立;要真心诚意的真立,而不是口头上的假立。常立志就是常德志。立志是自己心上的事,必须发自肺腑,出自真心,来不得半点虚假。一言既出,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绝不能自欺欺人。

修真是天地大业,是了却生死的大事,非同小可。其心志的真诚程度,决定着德行的积累,未来成果的大小,层次的高低。修道人如能效法乾卦刚健、中正、纯粹之性,自强不息,犹如江河之不舍昼夜,川流不息,从不间断,此便是强行有志之人。

【不失其所者久。】

“所”者,安身居住的归宿处。太上此处“不失其所者久”之“所”,是指道德而言。道是生天生地生万物之母,德是滋养万物的乳汁。道德是天地人万物之根宗,万物依道而生生不息,以德而发展成长,故天地人万物一刻也离不开道德。得道德者存,失道德者亡,这是宇宙间的不变法则,是不争之事理。

人之有道,能得其所,如鱼之得水,似鸟之归巢。动静合宜,身心快乐,待人接物顺自然,顺逆之境不失德。这便是“止于至善之地”。“至善之地”,即人的长久之“所”。人若能断除人间习染,守至道之真常。或奉献于自然生态平衡,或投身于社会服务,或游身于商海,或耕作于田园,或苦修于红尘。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修心炼己,积功累德的场所。若能和光同尘,坚持正道,苦修实证,磨砺心身,积善修德,这既是做人之本,也是修道者的“不失其所”。

“所”有多层含义。世间万物万类,各有其所。人有房舍,鸟有巢窝,蛇有洞,蚁有穴等,皆是栖(qī)身之所。人所居住的房室,能遮风避雨,休养生息,是人安身立命之所。世间一切有形之所,都是短暂的,不可能一劳永固。高楼大厦虽是钢筋水泥所造,现代居室虽然也豪华舒适,但总有坏时,终不是长久之所。

人身是本性所居之所,虽有数十年驻世之期,也不过瞬间即逝。若能修持道德,修性炼命,性命双修,再造心身,则真性即能永驻光明,与天地共长久。肉身这个假幻之躯,经过千锤百炼,亦可再造成为金身,永生不衰,成为性命合一的法身道器。这才是长生久视之道,长久不失之所。

对修真者而言,天地似大鼎,红尘是熔炉,无处不是修证之“所”,事事皆有道,处处是修场,唯心是所,心静所自久。身为性体之居所,心为神性之殿堂。神秀有诗云:“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修行者勤扫灵台,明心见性,苦炼命体,再造金身,脱胎换骨。使内道场复返先天,固若金汤,成为不坏之所。经过性命双修,心身成为真佛净土,最终达到“聚则成形,散则成炁”的金刚之身。这才是真主人万劫常驻、不灭不坏的常久住所。此“所”与天地共长久,与日月齐光辉,天地间最坚固之居所,岂能与之相比乎?此即“不失其所者久”之本义。

今之世间,知识大开,文明盛炎,物质生活福享至极。所憾堪悲者,人心空执色身诸识之满足,竟而出卖至尊至贵之本性。所以良心不复光明,生活转成黑暗炼狱。“道德”本是维持生命秩序之筋骨,而今却灵海空虚,主宰无依。宛然已似居所散涣之“失心人”。本性既隐,真理难显,自然行为离轨,自造恶业。经云:“自性自度,佛不能度”。自业还得自己消。迷昧凡夫,一味牵附外尘而不识自心,不明本性之理。只盼仙佛来救,却不思躬亲耕耘自家心田佛土,不建自己真主人的永久居所,岂能有归乡之日?

【死而不亡者寿。】

“死而不亡者寿”,人之有死,皆因精神外露,内耗外损之故。人的七情六欲,妄心欲念,必然使内损精,外散气,害其性,丧其德。顺着常道下滑,待到阳气耗尽,大限到来,四体分张,所散神离,灯灭人去,终入阴境。此皆是不自知、不自爱、不自胜的结果。修道人明晓杀机颠倒之用,以杀机自胜,逆反阴阳,则身可与太虚同体,可与造物同寿。颠倒用杀机者,就是将凡人之“心活神死”,颠倒为“心死神活”。亦即人的私心死,公心活;凡心死,道心活。如此逆而修之,则真性虚灵而不昧,命体乾健而不漏,真心浩劫而长存。形神俱妙,万劫永生,此即所以谓之长“寿”。《观赤文洞经》云:“天得其真故长,地得其真故久,人得其真故寿”,又云:“入于无间,不死不生,与天地为一”,中华无数先辈们,早就以自身为实验场,经过千辛万苦,修真证道,与道合真,终而完成了人体生命科学“死而不亡者寿”的实证,验证了长生久视之道并非虚言。本文所言之“死”,是指形体之死,又是指妄心欲念之死。所谓“死而不亡”者,即真性之常存不亡也。妄心既死,法性自然真常。自古圣人不以身命之死为死,而是以心不明道、性不觉醒为死;不以身命之生为生,而以明道修真为新生。

人若不明大道,不修德行,心中昏昧,虽衣冠楚楚,色身虽存,而真性己死;灵性泯灭,其身犹如行尸走肉,与禽兽无异。大道既明,身命虽死,而真性不死;形体虽亡,而真我不亡。我之法性不死不生,不坏不灭,无古无今,得大常驻。虽不计其寿,而寿数却无穷尽,与天地齐。

人都是以色身不死为寿。追求健康长寿,安享幸福,亦是人之常情。但不知长寿之理,不修长寿之法,心想长寿,却不能长寿。待到真气耗尽,油干灯灭时,带着无限的遗憾而去。

“玄灵学”认为,人体生命分为性与命两大系统,有阴有阳,是一个阴阳参半的生命体。人秉天地之正气而生,赖天地之正气而养。正气具足,真气充盈,阴阳平衡,生命力就旺盛,身体就能健康长寿。否则,就会阴盛阳衰,疾病丛生,短命而亡。中医、气功锻炼,都是调整阴阳,祛(qū)病健身的良方。但就天人整体观而论,病皆由心生,必须由心治。治病先治心,治心先明理,天理在人心。故太上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人能明道德之理,行道德之实,少私寡欲,广积善德,心性纯净,即可与天地相通,得天地正气之助,从而达到心清静,性净明,命健康的目的。使人生之旅由“我命在天”的必然王国,拨转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自由王国境界。

拨转人生航船的枢纽机关,就在人心上,全赖“道德”二字。离开道德,即使使尽人间所有聪明手段,食尽人间灵丹妙药,也只能是扬汤止沸,在皮毛上用功夫,难以从根本上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正如空净师所云:“为私奔忙阴山路,公心光明照云天”。由此可知,修道德既是做人之本,而且亦是消灾免难、积福增慧、求得长生久视的必由之路。

【本章说解】

天地尽其道而化育,圣王尽其心而明德。尽道者,尽阴阳也。天地无阴阳不能尽道。尽心者,诚明也。圣王非诚明则不能尽心。天地视万物为一体,大同无异,未有圣凡小大之别。圣王观百姓为一心,纯一不杂,没有彼此之分。

天德无私,不以耳目见闻为用。耳目见闻之用,皆是世间俗人之用,非天德之良知,非诚明之实理。故凡人之所见者,尽是显中的有形之物,而不可见隐微无形之物;所闻者,都是低维空间的声音,对于无声之音却不能闻。若以此等见闻为用,只能见于外,不能见于内;只能见于阳,不能见于阴;只能见于有,不能见于无……。如此,则不能谓之自知、自明、自胜之人。如此见之闻之,未有不“失其所”者,未有不“死而亡”者。拘泥于耳目心思之见,难免不以识心之妄而为真,难免图名而丧实。如此,身心家国天下,岂能无为而治乎?

此章经旨,太上以自知、自明、自胜、自强,开示有志修道者,必须先尽炼己之功,然后才能示之于人。自古圣贤,从来都是先明于内,不明于外;先明于己,不明于人。虽不明于外,但其外却无不光明;虽不明于人,而天下却无所不明。为什么?盖因万物皆有性,人与万物之性,皆通于圣人之性;万物之心,皆能与圣人之心相感相应。

圣人的心性之光,可以点燃万物之性光;万物之光与圣贤之光水乳交融,齐放光明。所以说,修道者先要自明,然后才能明人;先要尽己,而后才能尽人。尽于己,尽诸人,又尽诸物,三者既尽,融为一体,齐放光明,则我之性尽明矣,我之道与万物之道通矣。

打铁先要自身硬。修真者志在为众生、为国家、为民族利益作奉献,只有先尽己之道,方可不失长久之“所”,可得“死而不亡之寿”。有其“所”,得其“寿”,也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成为大道之器,为天地众师所用,成就天地大业。读经者当细细穷参,其理自然贯通。

大道非至德不凝。故修道者不仅要独善其身,而且要内外兼善,行善积德。《六祖坛经》云:“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果?”古德云:“无师不说圣”。都是说的这个意思。欲求超生了死,修道成真,不求明师指教,万难识天时,通窍妙。不求明师点化,只能盲修瞎炼,真谛难以参,性命无以立。如是,虽然在世福德多如恒河之沙,因不能明心见性,亦只能是享受人间福德,或在神道上徘徊,本心难以建立永久的佛性之所,难得超生了死之长寿。六祖曰:“不识自本心,学法无益”。

修道者须在“心头山”上下功夫。此山阴阳分界鲜明。心地光明,则轻清之气上升,自然往山顶而去;反之,若是为非作歹,魂浊魄重,阴气惨沉,自然由山而降,堕(duò)入漆黑不见之底。故佛云:“心可做天堂,心可做地狱”。三界唯心,全凭一念善恶去造就。有诗云:“即心是佛何地求,灵山塔下示真修。心头山岳在何处?人人本有自可收”。

本章河上公名为“辨德”。“德”者“得”也。修养得之于心,而见之于言行,都可称之为“德”。吴澄在《道德真经注》中说:“老子之道,以昧为明,以弱为强,而此章言明言强者,何也?曰:老子内非不明,外若昧尔;内非不强,外示弱尔。其昧其弱,治外之药;其明其强,治内之方,并行而不悖也,其实一事也。”能明悟此段话的意思,即可深明本章的要义。

成大章第三十四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

清穿之乌雅氏格格免费烽火系列穹顶之下纪录片观后感民国盗墓往事吴老二是谁桃运小乡农江云娆裴琰全文免费读星客俱乐部是什么东西民国盗墓往事吴老二结局催债 一直跟着违法吗没有人比我更懂修仙虫仙免费阅读齐旦布遇见你遇见爱乡村爱情里村支书叫什么名字星客食品神医傻妃全文阅读免费手机版俗人重生记全文免费重生俗人神医傻妃狠嚣张全集大佬马甲捂不住了免费阅读李超叶清秋叫什么名字我和前男友上恋爱综艺铠甲勇士刑天刑天铠甲在乡村爱情里走偏门 txt总裁在上全文免费阅读乔今宋砚青顾齐楚名总裁在上免费阅混沌修真诀在线阅读乡村爱情里的村主任铠甲勇士铠传刑天宿主她每天都在变美免费阅读大明军神李景隆走偏门楼先生的身份出处混沌修真诀后传老王不在开荒去了男主铠甲勇士刑天免费完整版恶魔百货by醉君天重生俗人回档溺宠一品小狂妃全文免费阅读全文遇见你遇见爱颜月溪重生俗人修重宿主她每天都在变美笔趣阁舞台我将缔造一个话剧世界夏日晴空文案铠甲勇士刑天哪个app可以看免费神医傻王妃 全文免费阅读全文当乙女女主穿成甜文女配免费阅读全文大明我李景隆真是大明战神数码宝贝之开后宫免费神医傻妃全集花豹突击队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