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上山聚义抗金(第1页)

大宋建炎元年七月,河北各地义军寨主聚会五马山,公推信王为义兵统帅。险峻的五马山寨聚义厅前,升起了一面大旗:

河北义兵都元帅信王榛

白底红字,迎风招展。马扩和赵邦杰被推为帅府兵马都总管。由马扩作合,信王和三娘子在山寨中成了婚。从此三娘子便是信王元妃了。信王换了紫袍玉带,乌纱小帽,依然亲王气象。三娘子却不耐烦穿戴王妃服饰,也不许人称她娘娘,还是白马红袄,奔驰在河北平原上,时时和金人作战。河北各处山寨都开始打起信王的旗号,拦截金人粮车和来往官吏,攻打金人零散兵马,袭击城池,释放囚犯,开仓放粮。渐渐地金人都龟缩在少数州府县城中,战战兢兢,不敢外出,大部份州县还是在大宋官民手中,信王和三娘子的威名遍河北。

然而各地山寨中老弱妇孺居多,精壮兵勇,究属少数,保家卫乡偶而出击还可以,若说与金军长期对阵,把他们赶出河北,谈何容易。入秋以后,信王和马扩、赵邦杰商议,派出了两名密使,赍了蜡丸密书,恳请朝廷出兵河北,所有义兵当为响应。然而密使去后如石沉大海,一去不回。过了一个月,又派去第二拨密使,也杳无音讯。金人已经感到信王的威胁,正结集兵马,准备向五马山寨动进攻。马扩对信王道:

“事急了,殿下,让我自己上南京去一次吧。”

信王同意了。马扩全身披挂,带了五百人马下山。信王夫妇和赵邦杰送到山口外的凉亭。信王斟了三杯水酒,举杯祝道:

“这第一杯酒,愿公一路平安,早抵行在。”

马扩一饮而尽。

“这第二杯酒,愿公早领兵马,来救河北。”

“马扩谨记在心。”马扩说。又一饮而尽。

“这第三杯酒,若是日后难再相会,天各一方,也要抗金到底。”

马扩流泪道:

“大王放心,马扩决不辜负殿下。”

信王谆谆嘱咐道:

“总管此去见到兄皇,就说河北民心未死,形势极好。若命一上将率领数万官兵渡河,诸寨同时响应,金人顾此失彼,河北失地可以一举而复。那时候,信王别无所求,待迎回两宫后,当偕三娘子终身隐居五马山麓,耕读终身,于心足矣。万望陛下以宗庙社稷、河北万千臣民为重,万万不可割弃河北。务要迅出师,不能再耽搁了。”

马扩奋然道:

“大王放心,闻得康王登基后,大元帅府结束,宗泽老将军当了东京留守,兼任开封府尹。宗老将军招集了各路英雄好汉,手下有百万大军,把个东京城守卫得铁桶似地。我此去,先到东京呈上大王的“咨目”(咨文),请宗帅帮助去南京行在见驾。当效战国时哭秦庭的申包胥,官家若不派兵,我就绝不离开朝廷,务必带了兵马粮食,铠甲器械来救河北百姓。”

赵邦杰微微叹息了一下,叮嘱道:

“吾兄若有眉目,早早打人来报信,免得山寨悬望。”

马扩应道:

“贤弟放心,愚兄知道了。”

信王猜测,康王已不是当年的康王了,马扩此去,未必便能使他回心转意,不觉长叹一声,黯然掉转马头,和邦杰进山。秋风肃杀,黄叶遍地,浑然一片萧索景象。他逃出金兵掌握,已经半载,虽然倡举义旗,振奋了河北人心,可是收复山河,依然渺渺茫茫,这愁闷端的何时能了!

三娘子带了部下直送到济水边上南去邢州的大道,方才依依惜别,叮咛道:

“叔叔此去,不论成与不成,都早早的打点回来,就是官家一兵不,咱也要和金人打下去。”

“好孩子,有志气。叔叔定会早早回来。”马扩说罢,拍马扬鞭而去。

三娘子转身,唿哨一声,飞马走了,留下一团火焰似窈窕的背影。

马扩魁伟壮实,方方的脸,浓眉大眼,四十来岁年纪,虽做官如许年,一腔正义并未消失。一路上有时遭遇金军,只得且战且前。渡河来到滑州,已经不满一百人了。宗泽的军马沿河立下连珠寨,严守河防。马扩见了那大宋军旗,心胸振奋,兴致勃勃,宿店打尖时,不免询问了京中情况,那店主和行旅客商纷纷夸耀道:

“宗老相公于今年六月到任,当时京师残破,百业凋零,且有奸细隐藏,盗匪纵横。巨匪王善有兵七十万,早晚想占京城为王,又有杨进有兵三十多万,没人敢挡,自称‘没角牛’,其余拥众三万、五万的更不知其数。宗老相公到任之后,不慌不忙,先搜捕了城中奸细,然后单人匹马亲往城外王善营中,王善大惊,不知所措,宗老相公执了王善的手,仰天号泣道:

‘金人围困京师时,眼睁睁看着金虏破城,君上被掳,那时要是有你们这样的英雄豪杰,出来为国宣力,怎会有靖康之耻!’

王善看到宗留守这样器重他,感激涕泣,说道:

‘吾等为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蒙留守相公这般看待,王善若不为国效力,羞见天下之人了。’

王善与伙伴商议以后,决定投奔宗老相公麾下抗金。过了三日,止带了五百骑随从亲自来到留守司辕门投降。那杨进等人素来敬慕宗老元帅,也纷纷归降听命。宗留守一概赤诚相待。所以人人感奋,都愿效死。开封府下属十六个县,如今赛如铜墙铁壁一般。东京城外,列了二十四座营盘,那气势,就甭提多威武了,王善、杨进都被任命为京城四壁总领。金人渡河犯京,搏战了几次,一败再败,至今不敢轻易再犯。开封府百姓安居乐业,市面繁华如常,客官见了,便知分晓。”

马扩大喜,急忙挥鞭赶路。这天午后来到开封城下,看那漫山遍野的大宋军营,营帐上插着威风凛凛的“宗”字帅旗,不觉潸然泪下。如此雄壮的军威,何以不过河杀贼呢?这开封城自五代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建为京都。宋朝开国,权集中央,京师养了数十万禁军。当时长安、洛阳漕运不便,为了便于从东南调运粮食,仍沿袭了五代的做法,定了开封为东京。其实开封在广阔的黄土平原上,无险可守,是个四战之地,各处地方兵力又不强,靖康蒙难,那根子早在太祖赵匡胤建都时便埋伏下了。京城周围四十余里,汴河直贯城中,有四座正门:东有新宋门,南有南薰门,西有新郑门,北有封丘门。另有偏门和水门十一座。城中汴河沿岸有十三座桥。最著名的是州桥、相国寺桥和浚仪桥。三桥和御街附近是京师最繁华的所在。马扩一行从封丘门入城,左有祐国寺铁塔,右为皇宫。马扩绕道至大内宣德门前御街下马,站在红杈子外瞻仰皇宫,但见宣德门前御桥下湖水依然澄碧清澈,后世的人把御桥东西湖面分别叫作潘湖、杨湖。说道潘湖浑,因为象征潘美的“奸”;杨湖清,因为象征杨业的忠。其实杨老令公的死,未必就是潘美所害。桥下两湖相通,是分不清浊浑的。这时宫中尚有昔日的太监宫女,宗老相公又加派了留守司亲兵护卫。宣德门城楼雕梁画栋,流光溢彩。厚重的大门上,金钉纵横各九行,金光灿灿,威仪如昔,可惜物是人非,门前冷落,宫中君王已是一个也不在了。马扩感慨良久,转身上马沿御街向南,来到汴河边上的州桥。只见酒楼茶肆,布幌招展,行人往来如织,繁华不减昔日。问讯了路,方知留守司设在浚仪桥西,开封府衙内。马扩一行人沿州桥向西,刚到浚仪桥堍,忽见西城新郑门那边如飞地过来一匹灰鬃劣马,马上骑着一尊高大英武天神般的年轻将官,铜盔铁甲,手执丈八点钢枪,后面跟着喜气洋洋的三数名军校,不时匆匆回答路旁行人的问话:

“胜了,胜了,岳将军枪挑金军黑风大王,杀伤了大批金兵,金人被赶跑了。”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