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红衣三娘子(第1页)

金军总管乌延蒲鲁浑指挥金兵击退了义军,混乱中少不得又跑了若干皇族,好在太上皇端坐未动,也就不再追问了。那位三十多岁的皇叔赵士珸在路上觅到一匹毛驴,向南来到洺州界上,这时金军正围攻洺州,士珸进了一家乡村酒店,大声告诉乡人:“我是皇叔!”于是振臂一呼,聚合了五千名义兵,击退了金兵。百姓拥戴,入城为知州,一年之后,金军又大举围城,洺州粮尽援绝,才由大名府回到皇帝行在,因功拜节度使,可惜不久就故世了。死后追封为和义郡王。皇叔士晴脱逃后,变姓名在庆源府开元寺落为僧。穿着袈裟,怀了度牒,辗转南逃到了浙江,总算保全了一条性命,此是后话。

却说信王当时摸黑赶路,不辨方向,天明来到太行山脚下一座小小的村落。一棵几人合抱的大槐树浓荫复地,茅舍三三两两,鸡犬之声相闻。丘陵上茶树丛丛,村后不远便是太行山麓,有一条小径可以循此上山,山腰立了一块条石,上面刻了“五马山”三个大字。抬头望去,山势愈远愈高,愈高愈险,在那白云缭绕的峰巅,似有五马聚会,因此古称五马山。信王下马,来到一幢茅舍前面,门有一张石桌,四只石鼓凳,一位五十来岁的妈妈正从鸡栏中放鸡喂食。信王见她面容慈祥,手脚麻利,上前拱手问讯,方才知道走错了路,此地已经靠近真定府的边界了,不想一夜之间,走了许多路。这时真定府已被金军侵占,不能再往前去,便想掉头南下。可是腹中饥馁,又且口渴,金银珠宝都在牛车之中,不曾带出。踌躇沉吟,不知如何是好。

妈妈见信王蓝绸大袍,乌纱小帽,不似寻常百姓,便问道:

“客官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一早就来到这个偏僻所在?”

不信信王支吾道:

“不瞒妈妈说,小子要紧赶路,走岔了道了,又饥又渴,又不识路径,实在狼狈。”

“客官要往何处去?”

信王一时回答不出,搔挠后脑勺子,说道:

“打算先到磁州。”

妈妈取了碗来,从水缸中舀了一杓泉水递上,笑道:“看你后生家可怜见的,八成是初次出门吧,先喝一碗水,歇会儿。”

信王捧了碗,淋淋漓漓地喝得干干净净。妈妈笑笑,又舀了一碗,信王又喝了,方才住手道谢。妈妈踅进屋去,少时,捧出一碟热气腾腾的高梁饽饽,一碟拌花椒,连筷子放在石桌上,说道:

“客官饿了吧?穷乡僻壤,没有什么好东西,吃两个高梁饽饽充饥,咱再给你指点路径。”

信王且喜且愧,搓搓手,踟蹰着说道:

“妈妈,实不相瞒,饿是饿了,可是身边不曾带得银子。”

“嘿,说哪儿去了”,妈妈一拍巴掌,笑道:“咱又不开店,谁要你的银子,吃吧,吃吧,这马,咱也给你喂点草料。”

信王吃毕,看看马也饱了,站起身来,拱手谢道:

“多谢妈妈厚赐,他日定当重报,告辞了。”

“且慢!”妈妈拦住道:“瞧你这后生,身边没有银子,怎生赶路?”

“我把马卖了。”

“卖了马还能走路?咱看你还是再坐一会儿,等咱三丫头回来了,替你出个注意。”

正说着,一声马嘶,蹄声哒哒,一匹白马从远而近,倏时来到眼前,却是一位火焰般一身红的小娘子,鹅蛋脸,柳叶眉,乌黑灿亮的杏儿眼,梳了个三丫髻,插了两支白角小梳,窄袖红袄,扎脚红裤,红头巾,红绣鞋,腰悬双股剑,肩背油画弓,三分含笑,口露贝齿如玉,七分妩媚,英气隐而微露,好一个风流人物!

“你瞧,才提她,她就来了。”妈妈欢笑着迎了上去,牵着马缰,上下打量女儿,说道:“没伤着吧?”

小娘子翻身下马,笑道:“妈,您看,咱不是好好的吗?”

“丫头,你看那边有个后生,身边不曾带着银两,没法赶路,娘留下他,等你回来商量哩。”

小娘子俏眼微睃,猛地一惊:这书生并非寻常人物。昨晚自己在袭击金兵营地时,曾经搭救了一些被掳的皇族,虽则黑夜里面貌看不真切,但看他装束心中却已有三分明白。

喜吟吟的上前问道:

“客官贵姓。”

“姓梁。”信王迟疑了一下,说道。

“不姓梁,姓赵吧?”红娘子抿嘴笑道。

"不,不,不,是姓梁。”信王慌忙辩道。

“别慌,跟你闹着玩儿,咱知道你姓梁。”红娘子嘻笑着道。

“呀,你认得我?”

“你干什么营生?”

“我是一个书生。”

“怎么身边不带银两?”

“走得匆忙,银两都放在伙伴身上。”

“是放在牛车上了吧?”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