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页(第1页)

颇有几分民主的意思。

老太太一挑眉毛,老太爷就解释道:“有多大脑袋带多大帽子,以老大的器量才学,一个从三品的太仆寺卿已经很勉强了,再往上升,恐怕对他是祸非福。”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只可惜,这些子孙中,没有一个能够继承老爷的衣钵的。杨家新贵,毕竟比不得开国八大家族那样的底蕴。有朝一日老爷致仕了,我怕杨家会从此衰微下去……”

老太爷洒然笑笑:“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也没有长盛不衰的家族,万贯家财不如遗书一卷。历朝历代,父子两代同时入主机枢的,能有几例?”自嘲一笑道:“别人看我杨家烈火烹油、鲜花著锦,实际上,杨家如今已富贵到了极处,早已升无可升。世间的事就是这样,不进则退。如今就如在刀尖上行走,稍一不慎,就有可能万劫不复。自古以来,功高盖主又不能急流勇退的,如商鞅、如韩信,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若此时我一门心思提拔杨家之人,杨门显赫可期,不过将来必成致祸之源!就算是开国八大姓,这几代皇帝更迭之中,吃了挂落的就有好几家呢。”

老太太连连点头:“老爷虑事深远。既然有此考虑,何不上书求退。我也好陪着老爷邀游山林、读书品茶,岂不乐哉!胜过如今这般没黑没白的做事!”

老太爷叹息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如今四海之内尚未真正一统,国事看似平稳,实则危机四伏,我又怎能在这个时候撂挑子。我自小立志要做伊尹、吕望一流的人物,操庙算之权行强国富民之术,只可惜蹉跎半生,也只得如今的局面。”

老太太听得肃然起敬:“老爷既然有志于成就一代名相功业,我自当成全老爷这一番心思。”

老太爷不由向老太太投去感激的一瞥,“家中诸事,还要累夫人多操些心,老大媳妇……”老太爷摇了摇头。

老夫人笑道:“都是分内之事,何足挂齿。倒是太子妃之事,老身尚未看得十分明白,还请老爷给我叨登叨登。”

老爷子道:“自当为夫人分说清楚。”却没有立刻回答,话锋一转道:“皇上近日提拔了内侍王英担任司礼秉笔太监兼提督东厂。”

老太太皱眉:“王英是什么人?司礼秉笔兼提督东厂可算是内廷二号人物了!”老太太对六部九卿还算熟悉,但是内廷衙门就所知有限了。

老太爷便给她解释:“王太监此前是承乾宫萧皇贵妃的管事太监,这一次走的就是萧皇贵妃的路子。还有,前几日皇上谕令礼部,要在今年万寿节上为萧皇贵妃上尊号。”

“萧皇贵妃?她不是已经有尊号了吗?”

老太爷点点头:“皇上的意思,两个字的尊号不足以彰显皇贵妃贤良淑德,要臣子们拟定四个字的尊号!”

老太太大吃了一惊:“历朝历代也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呀!如此宠冠六宫……”老太太双眉紧皱,一时陷入了沉思。

老太爷也不催她,只悠闲地品着茶。良久,老太太忽然道:“这几年来,向太后的病一直反反复复,这一次难道……”

老太爷点点头。“我得到消息,太后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老太太低喃道:“……太后一死……宫里头,岂不变成了萧贵妃的天下……”她终于把所有的线索穿成了一串,明白了老太爷的思路。“老爷的意思是……太子……”

萧皇贵妃出自大楚开国八大姓之一的萧家,一门显赫,世代为官。父亲就是当今吏部尚书萧昌宗。在大楚,吏部乃六部之首,尚书又称为天官,可见威权之重。

萧皇贵妃不但美若天仙,心机同样深不可测,一入宫便深得帝宠。不就便生下了皇四子,母以子贵,很快便晋升为皇贵妃,成为东西十二宫名副其实的“副后”。此后皇二子、皇三子先后离奇死亡,只有养在慈宁宫的太子平安长大。

皇四子就变成了实际上的皇次子。

这些年,有太后压制着,萧皇贵妃抢班夺权的步子总算没有迈得太大。如果太后一旦去了,整个后宫可就真是她的天下了,皇后吗,与萧皇贵妃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段位的。所以对不起,靠边站。

老太爷道:“皇上还在潜邸之时,位分并不显赫,皇太后便为她选了翰林学士之女为妃。皇后出身清流,娘家无权无势,她又过于端方,所以一直不得圣宠。萧皇贵妃数次发难,要不是有太后在上面压着,恐怕中宫早就易主了……”

老太太吸了一口凉气:“当年太宗夺位,宗室相残的一幕难道又要重演了吗?可太子毕竟是皇后嫡出,既占嫡又占长,何况太子已立了超过十年了,君臣名分早已定下。”

老太爷摇摇头,“太子早立?君臣名分已定?怕是没有那么简单!太子立了还可以废,只要一天没有当上皇帝,这君臣名分就一天不会真正定下来。”

老太太震惊道:“难道……萧家……真敢造反不成?”

老爷子目中精光一闪:“若是萧家真敢造反倒也无妨。怕就怕皇上自己先动摇了……”

老太爷叹息道:“……这几年,皇上扩建宫苑,广纳妃嫔,对于朝政的关心越来越少,萧家媚上邀宠,多次进献异域美女,清秀娈童,诸多奇技淫巧之物,又延揽道士,为皇上烧汞炼丹。皇上渐渐对萧家多有倚重。太子身份敏感,不敢结交外臣,太后倒是个明白的,却又病恹恹的,力不从心……太后若是真的就这么去了,皇上怕要立刻倒向萧贵妃了……再加上赵王本来就比太子更得皇上宠爱……”皇四子八岁便被封为赵王。

老太太叹息一声:“常听人说太子仁孝,是个好的……”

老太爷哂笑:“仁孝?我看应该说是仁懦!我冷眼旁观,太子入主东宫十年,如今对朝政依然毫无影响力,身边只有詹事府的一班人马,其余投向他的大臣一个一个全被他推了出去,我看他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身为储君十年,这么显赫重要的位置,竟然没有培养出来自己的班底,确实有些说不过去了。

老太太却站出来替太子说话了:“我想太子是害怕揽权太多,遭皇上猜忌,所以如此韬光养晦吧!”

老太爷点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定是皇后教给她的。真是迂腐。”

老太太这次是真的不解了。

老太爷解释道:“若皇上雄才大略,他这么做倒也不能说错。因为那样性格的帝王往往权力欲极重,容不得旁人分他的权。可当今皇上,性格软弱,太子又有太后撑腰,又有强势兄弟虎视眈眈,早当勇于任事,在朝臣中早早建立威望,组建自己的班底。皇上那安于现状的性子,只要不是有人杀到乾清宫逼宫,就算有所猜忌,他也轻易不会动手杀人的……只看看晋王的所作所为便知道了!”

老太太回想一番正统皇帝登基七年以来的政绩,国家大政完全决于内阁之手,后宫听凭太后和萧贵妃做主,他竟什么也不管,什么也管不了。皇上做到这个地步,也真是让人无语。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