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3頁(第1页)

可輕視也好、唱衰也罷,到了三月十二這日,這位民間傳聞不斷的王君,還是要嫁予太子殿下了,據悉,待到那日的辰時中,太子及正君的儀仗就會準時從少天藏府出發,經由平京最繁華的文景正街,一路向宮內而去,所過的還是位處皇宮正南的長寧門。

各式各樣的消息幾度盛傳,到了三月十二這日,不及卯時,街道兩邊便已經被觀禮的百姓圍的水泄不通,若不是有京畿衛維持,少天藏府至文景正街的途中也幾乎無從下腳,可見所有人都想一睹這位正君的真容,看看其是否真如傳聞中所說的那般凶神惡煞或是貌若天人。

隨著光影漸移,吉時便及,少天藏府內準時響起了熱鬧的禮樂,身著玄色正服的禮官一排排地站在府門口,齊聲高唱禮辭,有道:「碩人其頎,衣錦褧衣。東沛之子,東宮之君,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隨著府門洞開,先現於人前的則是手持雁籠的禮官,那兩隻大雁一左一右,翅膀被紅繩紮起,毛色灰撲撲的,一看就是野山雁,可山雁不僅飛得高而且快,很是難打,近年來求親娶聘都是用鵝代替,還挺難見到婚儀中有真雁的。

「誒,你說著雁是太子打的嗎?」

「那還能有假,婚儀的東西還能有別人代勞?」

「太子可是打下了整個天下,射兩隻野山雁還不是小菜一碟。」

「太子先前娶崇慶帝卿的時候,我可沒見著過這玩意,可見咱們還是更喜歡現在這個正君了。」

「我倒是覺得崇慶帝卿的婚儀更富麗些。」

「你懂什麼,兩個人相知相許,光是富麗有什麼用,還是得有真情實意。」

「我不懂難道你懂……」

「……」

隨著兩邊百姓的議論,其餘的禮官也手捧儀物走了出來,眾人凝目望去,便見那托盤之上放著兩柄髮簪,其中一支白玉簪通體光潔無瑕,簪透雕鳳鳥捲雲紋,上塗有硃砂痕跡,線條流暢,玲瓏剔透,簡約之中見驚世之美,另一支玳瑁簪則呈現半透明狀,花紋晶瑩剔透、清晰美麗,色澤柔和明亮,光彩奪目。

只這兩支寶物打頭,其後的儀物之美更是難以言述,目不暇接,惹人連連驚嘆,且不知前方出來了多少禮官,一八抬步輦才從門內緩慢現出。

眾人便知是太子及正君出來了,紛紛收回駐留在寶物之上的視線,舉目朝步輦之上望去。

那位正君與太子並肩跽坐,穿著絳紫色的婚服,衣擺處以金線繡著典雅莊重的銘文及紋樣,遠遠望去宛若身披碎金浮玉,隨著步輦平穩的行至中街,朦朧的帷幔被微風拂起,正君的容貌也曝露在眾人面前。

他直身跽坐,面含微笑,雙目平和地望著前方——

這是任何言語都難以描繪的美貌。

正值此時,草木蔓發,春山可望。

遠處的喧闐人聲順著微風拂來,隱約做了這若夢般的背景,便見那眾生之上,青年高坐,驚世的容光隨著帷幔的起落若隱若現,如同被濃霧縈繞的山巒,積雪瑩瑩,清寒肅肅,行到人前,皎皎疑一團白雪,玉潤金輝。

先前那些叫人連連驚嘆、光彩奪目的寶物,在此竟全都黯然失色了。

直至那丹楹刻桷的步輦緩緩經過此地,眾人才漸漸地從恍惚中醒過神來,人群中爆發出似驚似嘆的議論,繁雜的聽不清一言。

……

行至長寧門,步輦便被平穩地放在了地上,二人從兩側走下步輦,又至前方並肩而行。

現下要行的是告廟儀,中亓皇宮的宗廟喚做成徽宮,是整個宮殿中最雄偉的宮殿,建在扶亓殿的左側,與其相對,其中扶亓殿象徵社稷土地,成徽宮象徵血緣祖宗,兩者共同構成了中亓的象徵。

行過外宮道,便遠遠看見了成徽宮的金頂,殷術及微生胥正等在九九玉階之上的宮門口等待二人,禮官循路將其引至階下,那裡已經設了香案、酒樽、三牲、果品、楮財等物。

禮官道:「燃香以拜,跪。」

殷上與江遺雪便跪於階下,接過禮官遞來的線香,俯身以拜皇天后土,爾後插入香爐之中。

「興,起,起立,行階。」

隨著二人一齊踏上第一級玉階,禮官們便後行一步,一齊跟上了二人的步伐,繼續齊聲高唱道:「鴛鴦於飛,畢之羅之。君子萬年,福祿宜之。」

二人捏緊手中的彩綢,目視前方,一步步地向高處走去。

從今日起,他們便要是夫妻了,生同衾,死同穴,他再也不會和她分開,也再也無須擔驚受怕。

「鴛鴦在梁,戢其左翼。君子萬年,宜其遐福。」

時至今日,距他們相遇的那個秋日,已近十八年,韶光如駛,匆匆而逝,多年前她在定周邊城初見他,平靜又漠然的遞過來一眼,只當見到一個心存疑竇的陌生人,多年後的今天,她卻與他並肩共行這條婚儀之路,期間曲折難以言述。

「乘馬在廄,摧之秣之。君子萬年,福祿艾之。」

璞蘭台相伴八年,共離定周,同見蒼生,沛水邊一別,他被迫歸國,魂牽夢繞,都城破亡後他踏上流亡之路,她卻如同一道白虹一般劃破了他身處的黑暗和蒙昧,為他劃開了生與死的距離……少天藏府相伴,除夕之夜相合,那一支支觀音靈簽,愛恨嗔痴,刀光血影……他付出了他能付出的所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