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页(第1页)

总不成一个能把蜘蛛放在手心的女孩子,会对地上的天牛大喊大叫吧。男女家学靠得很近,平时进进出出,许凤佳和她总有碰面的时候。他看向七娘子的眼神就让七娘子很不舒服。好像在看着一只有趣的动物!偏偏,许夫人又是那样溺爱,大太太也没有管束的意思。想告状都不知道该向谁说。连二娘子都被整过了,还有谁是许凤佳的克星?七娘子心里有事,就格外的寡言少语。连大太太今天频现的笑脸,都没有留意。&ldo;过几天就是重阳。&rdo;大太太和颜悦色。&ldo;今年就在聚八仙后头的假山上登临一番吧!&rdo;重阳节要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大老爷笑着说,&ldo;到了那天,在朱赢台摆几桌请姨夫人赏菊花。&rdo;朱赢台外种满了菊花,这时候正值盛放。来给大老爷、大太太请安的许凤佳起身代许夫人谢过了大老爷的好意。在大人面前,他一向举止有度。才一坐下,就又若有所思地望向了七娘子。七娘子心中愠怒,索性别过头和五娘子说话。&ldo;……五姐,你现在临的是谁的贴?&rdo;今日在家学,先生破天荒夸了五娘子的字。虽然还有些粗疏,但和半年前相比,已是天上地下。五娘子眉间闪过了一缕得意。&ldo;这几个月在临《多宝塔碑》。&rdo;多宝塔碑是颜真卿的代表作,没想到五娘子连临帖都是走雄浑刚健一路的。七娘子眼中闪动着笑意,&ldo;先生也让你抄书了?&rdo;先生现在已经讲到了《朱子家训》。七娘子得了闲,又要抄写书中的字句。&ldo;嗳,现在早起写完了一百个大字,还要再抄一页书,累得很。&rdo;五娘子嘟起嘴抱怨,却也带着一丝喜悦。两姐妹相视一笑。七娘子的烦躁却没有因为这番对话而消除。许凤佳还在看她!看什么看!难道还能看出朵花来?好几年来第一次,七娘子想要起身把茶碗合到许凤佳脸上。一时又想到了九姨娘。其实她的性子,也不是天生就这样稳。刚&lso;懂事&rso;的那几年,听到什么风言风语,总是第一时间,就要反击回去。九姨娘每每就在话要出口的那瞬间,握住她的手。冰凉的手心,一下就让七娘子冷静下来。自己好不容易才树立起的稳重路线,怎么能因为许凤佳的一点挑衅而坏事?不管许凤佳错得多厉害,她也不能跟着错。否则在大太太眼底,她总有三分不是。七娘子只好淡淡地叹了一口气,垂下了眼帘。众人已起身告辞,几个正院的儿女鱼贯进了净房洗手。大老爷不免问了一句,&ldo;怎么九哥身边的丫鬟换了人?&rdo;&ldo;噢!&rdo;大太太的笑语声就传进了净房,&ldo;也都到了配人的年纪了,进了腊月,要放一批人婚配的,正好就换两个先上来服侍着。&rdo;只是那一口血,就让两个丫鬟从人人艳羡的正院,跌回了自家小院。七娘子心中不由有些恻然。旋又庆幸起来。至少还能留得性命!已是造化。立春笑着为九哥洗手。眼角眉梢却分明露出了心事。她也已经十六岁了,赶不上这一次,谁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这阵子,立春躲大老爷,就好像在躲瘟神。就算这样,每每大老爷和大太太一搭腔,她就心头一跳。生怕大太太轻描淡写地就把她开了脸,送到了通房堆里去。七娘子把她的心不在焉看在眼底。其实说实话,以立春现在和她的交情,如果能开脸做通房,对七娘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毕竟这样一来,两人都是在正院没什么根基,只能靠大太太生存的人物。立春又是大老爷的通房。她们不会有太多的利益冲突,却可以结成联盟,互通有无。但一想到大老爷脸上隐约可见的皱纹,七娘子就一阵恶心。大老爷就算保养得再好,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立春却才止十六岁!一想到大老爷和立春在一起的画面,七娘子就想吐。她恍恍惚惚地洗过手,吃了饭,就要起身告退。大太太却忽然对七娘子招了招手,&ldo;你先别走,我有话和你说。&rdo;40、测试大老爷吃过饭,就进浣纱坞去了。杨家也不是没有别的通房,但大老爷这小半年来,居然只是专宠浣纱坞里的三姐妹。连大太太都觉得有些不对劲了。&ldo;到底是闽越王的人,怎么好宠成这个样子。&rdo;她和七娘子抱怨。大太太吃过饭,就和七娘子坐到了西稍间说话。西稍间是待客的地方。不比东稍间,是大太太的卧室,透着亲热与信任。大太太恐怕还没有完全相信自己。七娘子微微一笑。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没有谁会贸然就把一个七岁小孩,当成自己的心腹。&ldo;父亲年纪大了,恐怕有时候,只是想和年轻人呆在一起。&rdo;到了这把年纪,谁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正因为自己不再年轻,能看着年轻人在周围走动说话,肆无忌惮地散发着一股青春活力……也都是一种享受……大太太不禁笑了笑。&ldo;你倒是个小机灵。&rdo;随便一个小孩子,哪懂得这么多。七娘子垂下头,有些拘谨地应和着大太太,微笑了起来。这还是两人第一次单独谈话。大太太的性子,她还没有摸得很透。&ldo;你三姐的婚事,恐怕要出变数了。&rdo;大太太也没有在意七娘子的拘束,而是自顾自地沉吟了起来。咦?世家大族之间,讲的就是一诺千金,两边已经达成了默契,除非杨家想和王家交恶,否则怎么会出尔反尔?七娘子就抬起头疑惑又关切地注视着大太太。大太太叹了口气,&ldo;王家和大皇子走得有点近了!&rdo;七娘子顿时恍然。虽然生活在深宅大院,对宅门外的事,她都并不太清楚。但许家姑奶奶和太子的关系,她却从五娘子口中听说过。大太太再来了这么一句话,还有什么不清楚的?&ldo;像父亲这样的位置,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异常。&rdo;她附和着大太太的说法,&ldo;王家身为世家,作风本该更稳健些,没想到居然会这么早就表明了立场。这门婚事不结也罢,否则将来若是牵连到我们杨家,那就是三姐的罪过了。&rdo;大太太唇角微翘。这孩子倒真有几分难得。当年初娘子在她这个年纪,还只会为宅门里的小事给大太太出主意,宅门外的大事,她就不懂了。或许是小小年纪,就从走过了宝鸡到苏州的漫漫长路,让她的眼界也比常人开阔吧!才点拨了一句,就想透了个中关节。她起了几分兴致。&ldo;虽说亲事是暂时不能成了,但总要等王家上门提亲,我们才好意思说回绝的话,不然贸贸然写信去拒绝,反而有自作多情的嫌疑。&rdo;派人来问大老爷对这门亲事的意思,和真个上门提亲,到底还是两码事。大太太说的上门提亲,是请了官媒进二门,大媒在外院,带了四色礼物上门提亲。一般像王、杨这样的人家,总是在正式提亲之前,就摸准了对方的意思。谁也没那么大的脸,贸贸然就拎起礼物上门来。不过,亲事在官媒上门之前,有些变数,也是很自然的事。谁知道王家问了大老爷的意思,是不是就真的会上门来。如果他们改了主意,杨家又去信解释,反而会沦为笑柄。也只好等王家真的派人上门,再说回绝的话了。&ldo;王家虽然和大皇子走得近,但毕竟是福建的名门世家。&rdo;七娘子很快就捕捉到了大太太的意思。&ldo;若是这样下他们的脸面,难免王家会对我们心怀怨恨。&rdo;王家在福建经营多年,就算是大老爷总督江南,也不得不倚重王老爷。这样根深蒂固的世家,在政治风波中或许会元气大伤,但总不会转眼覆灭。既然如此,那就要留一线见面的余地。大太太就露出了愁容。&ldo;你说四姨娘办的这叫什么事啊!&rdo;在七娘子面前,她肆无忌惮地抱怨了起来。&ldo;祸是她闯的,烂摊子却是我来收拾!&rdo;七娘子心中却是在思忖着,大太太到底有没有预设好的应对方案。大户人家说亲,礼节又多,变数又大,一门亲事有变,虽然不说是常有的事,但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按理说来,大太太拿出主母的威风,给王家太太写一封信,这事说不定也就作罢了。借口倒也很好找,就说自己在京里也给三娘子相看了人家……难道王家还上赶着要问是哪户?这样一来,再拖个一两年,真个给三娘子找一户京里的人家,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大太太就算再单纯,也能想到这个连消带打,把三娘子的亲事重新握进手心的办法吧?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