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3页(第1页)

“回阿娘的话,祖父祖母待我们很好,□□父也经常亲自教导我读书。”卫彧想了想认真地答道。

沈皎听后点了点头,依照她和卫赜的身份,在卫家没有人敢让她的儿女受到冷落,而且卫家的家教她也放心。

听了卫彧的话,沈皎又将目光放在怀中安静的女儿身上,柔声问道:“姐姐妹妹们可好相处?”

“都很好。”比起儿子的畅谈,她的女儿是个十分沉默寡言的孩子。

沈皎摸了摸女儿的发顶,她实在是想不明白,明明她和卫赜一个能够舌战朝堂,一个是八面玲珑之人,都不是寡言的人,怎么她们两人的女儿就这么不爱说话呢。

一开始,她没少为这件事发愁,但是后来她发现,虽然她的阿微话少,但是心里对很多事情都是有标准的,只是不喜欢表露出来。如此,她才放心。

既然女儿说都好,就说明没有什么大问题。具体的情况,她回来问一下女儿身边侍候的人,便会知道。

沈皎将目光放在一旁的长子身上,继续道:“你启蒙比一般的孩子都早,年纪太小,你父亲他们给你讲的课业可费劲?”身为卫家的嫡长子,卫彧身上肩负的重任就和曾经的卫赜一样。卫赜是天才,自小才华出众,很早就能肩负起卫家的重担。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是卫赜。

“阿爹,祖父,□□父他们给我授课,都极为清晰,字字解释清楚,典故一一讲述,若是这样儿子还觉得吃力,便是堕了阿爹和阿娘的威名了。”卫彧道:“阿娘不必为我担心,比起在外面跟那些人玩耍,儿子更喜欢听阿爹他们授课。”

沈皎看着正在说话的长子,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前的卫赜。虎父无犬子,看来她的儿子是完全继承了卫赜在读书上的天赋,她之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之后沈皎又细细地问了儿子最近的课业,生活,又将女儿身边的嬷嬷叫过来仔细询问清楚。对于长子的未来,她不担心。卫彧是卫家的嫡长子,所要走得路,卫家已经替其规划好,所幸的是,卫彧并不排斥。

但是,对于女儿的未来,她是惆怅的。因着她的身份,她的女儿自出生起,便被封为县主,封号华阳,封地和礼制都是按照郡主的规格,位分尊崇。但是对于女儿以后究竟是想要走怎样一条路,她却是没有考虑清楚。女官之路充满艰难险阻,更重要的是她的女儿又不太喜爱说话,这在官场上是大忌。做一个备受宠爱,天真无邪的女孩也没有什么不好。至于她的女儿选择哪一条路,她都会支持。但是她没有想到她的女儿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当然,这是后话了。

对于现在的沈皎来说,她有足够的能力给自己女儿庇护,为什么不让女儿选择自己的人生呢?

很快,就到了童试,出乎众人预料的是,今年的童试,居然有十几个女子报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其中居然有颜家女。

面对众人的各种目光和暗示,颜思始终不发一言。

童试卷子的批改很快,结果更是让众人大跌眼镜,这些女子除去一人外,其余的女子居然全都榜上有名。

颜府,颜思看着眼前已经过了童试的孙女,目光复杂。以前,他对于这个心思敏捷,才情卓著的孙女也是喜爱的,但是也仅仅是喜爱,而不是看重。他从未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将家族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孙女身上。

“阿瑶,过了这童试,你以后可有什么打算?”颜思垂手问道。

“祖父可是要听真话?”对于颜思的问话,少女并没有紧张,反而十分自然。

颜思看着在自己面前,这个时候,还泰然自若的女孩,再想一想自己不成器的孙子,不禁怅然,他不可否认,就是这份从容和胆量,他的孙子都不及眼前的孙女。

“我既是问你,自然是想要听真话。”对于孙女的反问,颜思没有生气。

“既然祖父想要听真话,那阿瑶就将心中的打算讲出来。”颜瑶一礼后,从容道:“如今童试已过,相信过不了多久,元嘉郡主便会上书陛下,让女子也能参加乡试,会试和殿试,到时女子亦可金榜题名,打马游街。”

“孙女斗胆,想要一考到底。不是阿瑶自负,阿瑶相信自己的才学。当年兄长在族学读书的时候,他的每一篇课业,每一篇文章,我都学过。只要祖父同意,我定当有为颜家增添一名进士的能力。”

对于孙女的话,颜思没有表态,只是道:“你的才学我相信。”

“但是阿瑶,你已经及笄,不久后便要出嫁,到时候祖父培养你不就是相当于给别家培养了吗?”

对于颜思的问题,颜瑶直接跪下道:“只要祖父同意,颜思可以终身不嫁。”能靠自己有出路,还要丈夫干什么。

“好,不愧是我颜家的女儿,能够放下这些男女情爱。”颜思听到颜瑶的决心,内心大喜道:“阿瑶,你放心地回去复习功课,明年的乡试祖父等着你成为女举人。”如果元嘉郡主一人之力不行,无法让明年的乡试有女子的身影,他不介意助上一臂之力。

随后,朝中众人便发现,原本对女子科举持中立态度的颜思,居然开始倒向元嘉郡主一方,联想到其中中榜的颜家女,众人不禁明了。

有了颜思的帮忙,沈皎后面的进行的很是顺利,仅用了两年的时间,会试的中榜名单上便有了七名女子的名字。其中,颜瑶的名字更是会试的前五名,这让很多瞧不起女子才学的人,大跌眼镜。

之后的殿试,颜瑶更是凭借出色的才学,跻身前三甲,名列探花。金榜题名,打马游街,对于女子来说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想。

元嘉时代

十年后

“听说了吗,咱们安南府这次新上任的知府大人是名女子?”一个食肆里,众多人对于新上任的安南府的新知府都好奇地紧。

“这女知府还是头一回听说,不过,这女子如今都能做到知府了吗?这会管事吗?会审案吗?”有一人似乎十分瞧不起女子,嗤笑道。

对于此人的话,下面的众人立时哄笑起来。

原本开口说话的人似乎知道内情,对于面前的这些人鄙夷起来,道:“一看你们就没有见识,若是你们去过京城,便会知道女子为官不过是常态,如今的吏部尚书可就是一位女子,还是今上的表妹,元嘉郡主呢。”

“这吏部尚书可是正二品的官位,一个女子也能担任?”

那人听后,似乎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见识广,赶紧道:“如何担当不起?元嘉郡主治水患,修律法,改农具,建学堂,就连我们现在每天都在吃得土芋都是元嘉郡主的功劳。这样的人物,怎么就担当不起吏部尚书的位置了?”

之后,此人又向在坐的众人普及了元嘉郡主的功绩,让人直呼元嘉郡主乃是当世奇才。

“那兄台是否知道我们这新上任的知府是哪位大人?”比起元嘉郡主,他们更好奇以后的父母官。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