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节(第2页)

【本章说解】

本章经旨,前后文脉,全重“守母”二字,其要义在于教人“知子守母”。此与前章之“知白守黑”、“知雄守雌”等句相映成趣,相互照应,其意皆在于返本复静,示人不可徇物而忘本,不可舍本而逐末。

此章是圣祖见世人迷宗失本,重子弃母,逐浪随波,不求大道本根,自取终身殃咎。故以道明示天下,使天下人返其本而藏其用,方可保身固命,而不至于损性害命。道为万物之母,万物皆是道之子。既知为子,即当子依母归,与道混合而无间,保母气而不失,全母命而不违。既知道德乃虚静之体,人们所习以为常的有作有为,皆属于多事之举,皆是庸人自扰。唯有安静自然,以道德为本,才是尽道子之职,行道子之为。

奈何世人多是“开兑济事”者,皆是随耳目之门寻物转物,随着妄想习气而转。好似墙头草,东风吹来向西歪,西风吹来向东倒,终日悠悠忽忽,常在喜怒哀乐、是非烦恼中转圈子。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六根对六尘,无有觉照返归。随着外界的青黄赤白,老少男女,乱转念头,常起妄想,心中无一分钟安闲。惟有圣贤能转万物,而不被物转。常人因被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牵着鼻子转,失其母气,被物所夺。若能转物,即是复归于母,返归于道,才能做自己性命的真主人。

修真者应知:闻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今我既得道之母,知天下之物皆由我心所出,所以紧闭六门,谨防六贼。常静心,不逐物;常守母,不失德,久而习之,则真常可得。心动于内,谓之开“兑”,开兑,则心外出交物。人心是一身的大门,是诸门的总开关。心门常开,则物入于内而扰其心;心门常闭,则物不入而心不出。万物虽纷纭于门前,而不知不乱。惟守其母,寂然不动,回光返照,才能常见其心动之微,是谓“明”。见微常守之,以无形之至柔胜物之欲。能如此,则物即不能胜我,故曰“强”。既能以内光常照于心动之微,照之又照,观之又观,直至无一尘之微,则性体复归全明,以返大道,则终身何殃之有?

大道章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

“使”者,是虚拟之辞。“介”是大的意思,又有“忽然”之意。《说文》解为“哲知也。”

“使我介然有知”,是太上见他当时所处的春秋时代,自然大道渐去,王不行大道,而施行伪道;世人不行大道,而陷入偏邪小径。胸怀自然大道的圣人,太上见此情景况,有不得已之意,故而感叹而发。

太上以“使我介然有知”,无限感慨行大道之难。同时也表示,虽天下大道难行,我仍要“行于大道”,决心躬以无为化天下,坚信大道必然会行于天下。

大道平坦易行,为何又言“惟施是畏”?“施”者,即施为也。“施”有“无为”与“无为”之别。无为行道,符合自然道性,没有后患之忧;有为施道,必然偏离自然,招致祸患。

“惟施是畏”,是在告诫天下:宏扬大道,施德天下,乃是天地大业,不可轻忽,千万要小心。施为最怕的是失却道义。“欲施常善,恐伪善生;欲施忠信,恐诈忠起”。大道本端直,最畏怕的是歪嘴和尚“念歪了经”。自己偏了,又施于人,必诱人入邪径,误人行伪道。如此以歪引歪,以邪致邪,以伪传伪,天下如何能行大道。所以行大道事关重大,来不得半点偏伪,不敢有施行辙迹。否则造下道业,为害天下,罪莫大矣。

大道本是无为之妙,天下日用而不知,本无可施,本不可为。为君者治理天下,若以有为之令,有为之行,有为之政,必然会埋下“得则失,治则乱”的伏机,出现“进又退、安又危”之隐患。此皆是有为施政之弊端。

以大知行大道本不难,而可“畏”者,是在有为中产生。古圣治世,行无为之治,民无异俗,国无异政,上下相安于无事,君臣共乐于清平,这便是行无为大道之验证。至于三代以后,或以名利相争,或以强弱相胜,造成国乱民危,上下不能相安,此皆是不能行无为大道之害。所以太上伤今思古,有感而发曰:“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

“介然有知”,即忽然而知,不假思索,念上所透之机。修道有素者,往往在虚静中,从不知中忽然迸发有所知,此是潜意识中闪现出的真知。此等良知之动,眼前即是,当下而知,转瞬即去。若是夹杂后天,则会欲起情生,不知不觉,流于后天有为知识之私。若以此而施,便是可畏。惟眼有智珠,胸有慧剑,识破邪魔,斩断情丝,自采药以至还丹,俱是良知生良能,一路平坦。此即身中内炼之平坦大道也。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夷”,平而易之意。“径”,捷径小路也。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此二句直指无为之大道,力破天下有为之害。无为大道平平坦坦,正而且直,宽阔而朗然,但世人多是放着大路不走,却好走羊肠小道,喜欢寻斜径。大道顺天应人,随宜处顺,没有造作,自然而然,平安无患。此道在天地,为天地无为之妙;在事物,为事物无为之妙;在人心,为人心无为之妙。

无为犹如大路,甚易行走。自古至今,凡成就圣道者,皆是顺此道而行,终以成圣。贤人之所以为贤者,亦是得此道而贤。但世人性迷神昏,执情纵欲,颠倒正邪,心念错乱,不行平坦大道,却偏要去攀崎险傍邪之小径。不是趋名竞利而行险侥幸,就是背理徇私而施巧贪求。或染入邪旁异端而不顾性命,或执于神迷小乘而偏昏不醒,终必陷入歧途险路。故无论做人,无论修道,若不循正路而行,而入于邪径歪道,则必然愈行愈远,愈滑愈下,写下今生旅途之悲剧,岂不可惜!

修真者应知,大道本平常,平常心就是道。假若急欲躁进,贪图有功,往往偏离康庄大道,走入旁蹊小径,陷入迷圈,反自以为得道,甚至终身不悟,岂不可惜!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朝甚除”,“朝”即朝廷、王宫。“除”是王宫建筑的台阶。宫殿以石筑高台,顺台阶而下谓之“除”。

“朝甚除”之意,是圣祖见当时朝廷大兴土木,宫殿林立,巍然峻极,台榭高筑,奢侈豪华,故以“朝甚除”比喻朝廷之腐败。

“田甚芜”,是说百姓都被调去兴建王宫,以致田地无人耕作,庄稼荒芜。由此可见为政者的昏庸无道,人民跟着遭殃。

“仓甚虚”,“虚”者,空也。是说人民不能耕作,田地撂(liào)荒,百姓无粮可食,国家仓库岂不空虚?

此三句经文是说,因为君不行大道,贪图享乐,朝中不行国政,百姓荒废耕作,国库荡然无存,无道乱世已到了极点。百姓去兴建王朝宫殿,妨害了农事;君王崇尚台榭之高,不惜劳民伤财。民力在朝,庄稼必废,田地怎能不荒芜?田既荒,百姓无力交公粮,国库怎能不空虚?国库既空,怎能国富民安?国既不富,虽有宫殿之外观虚华,也不过是外华而内虚的假象。此等所为,皆是炫于外而虚其内,弃其本而兴其末,不行无为大道,贪图享受的有为之害。所以国不能治,家不能齐,身不能修,民之不正,皆在于为治者的舍本求末,失其大道也。

对于修道者而言,朝即是身。修士必须常使心君行正道,存诚怀朴,不尚虚华,不欲修饰,积善蓄德,心明性净,天理完全,灵光焕发,心田何能荒芜?精神充盈,仓廪何至空虚?此乃身之国得治矣。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

“服文彩”,“文”即花纹。“彩”即彩色。“服文彩”,就是华丽锦绣的服装。此句是说,君王废道求末、追求浮华之事,不仅表现在大兴宫殿上,而且讲究衣着的锦绣文彩,祟尚华丽虚伪,以眩天下之目。

“带利剑”,当时的王朝君臣,均以佩带利剑为荣,借以显示威风。其意也在于以武示众,吓唬老百姓。可见当时为政者的内心空虚。

“厌饮食”,是说宫中的王族百官,常以百味充口,花天酒地,肠肥脂满,嘴角流油,已经到了厌食的程度。可见其穷极欲,挥霍到何种程度?

“财货有余”,在朝为官者,哪个不是“一朝为臣事,十万雪花银”。个个都是百宝满箱,但仍贪心不足,搜刮民财,囤积货财,愈累愈多。自古为官廉洁者少,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无奇不有。

以上种种,皆是言统治者失道丧德,朝政腐败的种种表现。上行则下效。为政者不行大道,百姓贪欲之心必起。为君者为了耳目之欲,以享身躯之乐,轻忽天下国家大事,重为细小之享受。岂不知文采之服,无非一身之乐;利刃之剑,无非威众之具;饮食之美,无非口味一时之受;财货之积,无非身外之物。此皆是舍本求末,有欲有为之事。

有道之君,不以文采为尚,而以大道为尚;不以利剑威众,而以仁义服众;不以饮食为美,而以德润为美;不以财货为贵,而以知足为富。天下国家,同于一道,上下各尽大道本分,共由大道而行,相忘于大化之中,共乐于无为之治。有道之君,万民称颂,何必以有为去求末而忘本呢?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

朱棣崩了 虎啸神州葬神棺陈长安顾倾城帝台娇宠鸾帐欢公主多妩媚 画七万人嫌的小少爷重生九天剑尊有几个女主角穿成病娇的王后作者巡礼带到来年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贾二虎是什么名字王妃难宠全文阅读全文厉先生的至爱偏宠周冉免费阅读末世循环扶华魂归是什么意思被迫渣了戏精师尊后免费阅读总裁的妻子完整版免费阅读帝台娇宠鸾帐欢公主多妩媚TXT他的人鱼好像有哪里不对王妃难哄txt小怂包重生晋江明宴辰农女当家墨香盈袖全文免费阅读大明开局截胡朱棣大奉打更人全本免费魂归仙界什么意思穿越一家之主免费阅读信息素独占资源带崽躺赢了TXT全集狱龙出世于罪她很软很乖全文免费阅读体修之祖我到之处神明禁行漫画下拉式宫娥是巴洛克风格吗快穿之黑化大佬总想占有我陪师姐修仙的日子百度穿越到古代的一家三口请做我的伙伴吧番茄网暗格里的秘密番外续写赛罗奥特曼无限形态完整版魂归天地的意思重回小时候动漫在线观看穿越一家之主百妖谱第四季在线观看浮在眼前的雏菊作者岑曼是谁闻香识美人赵天明相亲相到了大Boss陈清词魂归王妃难宠下纪南湘苍兰诀在线观看全集葬神棺陈长安的九位族老什么境界赛罗奥特曼无限帅气鬼灭请让我当个人吧笔趣阁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