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节(第1页)

执着求生者,有如披麻救火,自取其殃;又如食药充饥,自贻其害。由此可知,求生不能有妄心妄念。妄心动,则必死。

人生在世,苍天赋我以性理,父母生我以身命,头圆以象天,足方以象地。性命阴阳,其顺逆变化,与大道同其出入;纲常伦理,与天地共其体用。周身内外,皆是生我之理,天地交合,皆是养我之生。本无死我之地,只因情欲妄动之心不息,所以才有死我之路。

死之徒岂止十三?譬如贪声色,声色即是死地;贪货财,货财即是死地;贪名贪势,名势便是死地;溺于好恶,好恶亦是死地;为恶不为善,重物不重德,为私不为公等等,皆是取死之途。

人身这个假幻凡躯,甚至不如一石一木,非常脆弱。怎奈人不珍惜,岂不悲乎?若是正命而死,身虽死而性不灭,形虽坏而理犹存,其死也死于生地。正命而死,善终之亡,死之后神识逍遥,身心自在。此便是“死于生也”。若是一生恣情纵欲,妄动妄为,凡心不了,心中之“死事”丛生,意念之恶根不断,因贪生而丧其命,因妄动而害其身。犹如飞蛾投火,自取身亡也。此便是“死于死地”。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此句是接上文之义再申明之,提问:因何原因动之于死地?人之妄动而死,只因其随波逐浪,顺世俗人欲之浪高而高,贪嗔(chēn怒,生气)痴疑慢五毒俱起。只知“今日有酒今日醉”,不知醉生梦死即自杀。身虽入死地,而不知死之源头;将死之时怅怅然,亦不知其何故。太上圣祖怜悯世人之心深切,度世之情急迫,不忍心世人如此昏昏而不明其理,所以从根本发脚处,试问世人曰:“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人之有身在世,如匆匆过客,如过眼烟云。诚如佛祖在《金刚经》中所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人生虽说可百年,本不长久,欲求长生,当向不生不死中去求。此“不生不死处”,就是人之真性,它不增不减,无欠无余,湛然圆满,寂然不动。与天地共体,与大道长存。知之于此,求之于此,修之于此,养之于此,用之于此,则性命可立,生死可了。

世人只知贪生,追求健康长寿,而不知养性惜命之理。世间确有人,虽功名富贵,利欲声色,人间享受,样样丰厚。为了贪己之生,而害他生。吃了家生吃野生,天上所飞,地上所行,大至鲸,小至蚁,无所不食。虽衣锦食厚,虽名高位显,但其所损之天德,所造之恶业,却难以用金钱富贵所抵偿。到头来,他之命来索我之命,何处躲藏?此乃欲厚我之生,反而害了我生。此即“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之义。

空净师曰:“老残病弱性命危,修真可夺童春回,添油接命速救护,返魂续灯抱玉归。”欲修长生,须识所生之本,欲求不死,当明不死之理。人,是万物之灵,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先贤穷尽毕生精力,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防治疾病、延长生命的方法,探索全息体与肉体之间良好的结合,维持这一对阴阳的动态平衡,延缓其分离之日的到来,故而形成千门万派,供后人因才选用。生死皆可改,唯凭性命修,人之所以托生人身,是自然给全息性体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就看能为人者是否能把握住这个机缘。通过修德、修心、修性命,改造自我,使性命不随常道顺变。把握非常道变化的机理进行实践,运用“为道日损”,修累功行,来改变命运,再造性命,改变死途为生路,改变人生为道生,这才是超脱生死的根本途径,才是真正的“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

“摄生”者,即养生。上文所言“动之死地”者,皆是针对贪着情欲,妄动妄为之人而言。善为养生之人,心如婴儿之未孩,无一毫后天情欲,所为所欲皆是天真之流露,未有丝毫假作为。其性如琉璃明镜,无一点灰尘所染。其出入内外,皆合自然,全无死地。譬如陆行不遇兕虎,此正是无死地之验。

“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兕”音四,“兕虎”即古代一种似犀牛类的猛兽。“陆行不遇兕虎”,并非有远避猛兽之法,亦非有禁兽之术,皆因善摄生者涵养道德,天理完备,常怀爱护动物性命,慈悲包容万物善心,素无杀生害命之念。此种仁德好善之心,感应于猛兽之心,故一切猛兽就不会有反伤人之心,即对面相遇,它们亦会远避离去。同时吉人天相,即使遇到凶险,暗中自会有人护持,故有善心之人,虽行于陆野丛林之地,虎狼亦不会伤害其命。

相传魏文帝时,密行楼观台访治国之道。时见真人陈宝炽(chì)驯白虎,便问驯虎之术。对曰:“抚我则厚,虎犹民也;虐我则怨,民犹虎也,何要之有?”古时人心淳朴,无猎兽,害命之心,兽亦无反伤人之事,人与兽同居而互助。次后人情欲动,杀兽以饱口福,自此兽与人结下不解之怨,不仅有兽伤人之报,更有人类自相残杀的战争之祸。此乃人不知之秘也。

真正“善摄生”之人,都是明晓自然大道之理,敬畏自然知阴阳,信诚因果规律,正确对待人生。积善修德,不做醉生梦死混人生的糊涂事,不追求凡俗浊欲。故能“舍死忘生赴大道,性命双修悟玄妙;证得三生识生死,借假修真命再造。”由于苦证勤修,德厚命固,最后使性命升华,达到“德行齐备返先天,性命再造大道圆;逍遥物外无羁(jī)绊,我命由我不由天”。

了命,就是了脱生死,这是高层次的修炼境地,是德志行信皆备,获得高层之果的生命再造大善性业绩。了命,是有坚如盘石的道心,纯真无瑕的佛性,经过长期磨砺的必然结果。了性与了命不同,就像有道与得道不同,得道与成道不同,成道与了道不同一样,存在着质量的区别,层次上的差异。了性只是性体上的解脱,了命则是在了性的基础上,形神俱妙,浑然一体,性命一起获得大自在。了命的修证,较一般修持层次艰苦卓绝得多,而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修证者佛性纯,道心坚,并且三百、三千功德齐备,才能圆成。这才是名符其实的“善摄生者”。

【入军不被甲兵。】

“入军不被甲兵”,是说有善德之人,大慈大悲,毫无恶念,此等德善信息感应于外,可与外体生命相通。因而不但陆行不遇兕虎,即使入于军阵之中,亦是出入无妨,往来无害。虽有千军万马,乃至刀戈兵器,也不会被其所害。此非有道之人用退兵之术,只因其心常清静,与世无争。虽只身入于军阵,因其怀仁善之德,不好战杀生,故主帅亲其贤,士卒钦其德,敬畏其威,况天地亦百般慈护,岂有加害之事。

善摄生之人,用阴阳颠倒之法,造化逆施之方,返乎太极,出有入无。圣人阴阳随变化,风雷任其驱使。即使豺狼猛虎,亦可化为同俦。即使刀兵利器,亦可销为乌有。兕虎虽凶,兵刃虽利,只能制其有形,岂能触及无形?天下惟有无形能制有形,有形岂能制无形?万物有形则有生死,对于形神合一,聚则成形,散则成气的圣人来说,即使入于枪林弹雨之中,又有何妨?此即是“入军不被甲兵”之义。

太上在本章所言,只是借事喻道,以物传心,其要旨皆在语言之外,令人心领神会。故读经者不可只在文字圈内打转,当跳将出来,站高处深悟其义。其义要在“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修真人无论出世入世,若皆能超然处之,与天下人合为一人,与天地心合为一心,自然永离死地,遇兕虎刀兵之境又有何畏!

古圣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视刀锯为寻常,赴汤蹈火为末事,皆因得于一中,无畏于外物。故曰“无死地”。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此五句正是言无死地之因。死地本无方所,惟在情欲之中。情动欲生,才有生死机之动;动静之时,才有生死之窍。人的情欲妄心,是一把无形的利器。制之者,无处不是生我之门;纵之者,无处不是死我之地。故知人心的私欲,是害我之大魔王,是杀我之刽子手。

人若能忘情去欲,舍妄归真,动静行止,谨慎律己,进退察于安危,念念不离善德。不但兕虎甲兵不能遭遇;纵然遇之,兕虽有角,亦不能相触;虎虽有爪,亦无从施展;兵虽有刃,亦不能近身。何以而有此妙?只因摄生有道之人,一身正气,邪不可干,身心内外,皆无受死之地,无下手加害之处,所以虎爪、兕角、兵刃皆不能入。

世间之人,孜孜为名,汲汲为利。贪衣食之华丽丰厚,爱口味之肥甘,好外表之虚荣,贪假幻之名利。这一切都是贪心所使,却不知一切私心妄念,尽是求死之路。私念一起,死神立即响应,当下使你心迷。意动情生,死地坟墓,立即自此而掘。不仅虎兕兵刃之害不能远避,奇灾异祸亦难躲藏,防不胜防,无有安全之处。

天堂地狱,皆从心上安排,生死出入,皆从性中了断。抱神以静,不使七情六欲乱其志;以静制动,不使六贼害其心。修养到此等天地,情欲之樊笼方可出,生死轮回之苦方可了。

世人皆爱艳花,但花无百日红,何不栽培自己心中的莲花?心莲四时不谢,八节无停,永无凋谢之期。人喜清新空气,然而现时俗气尘埃日重,若不清理自己心中的阴浊之气,久之身中天昏地暗,性命遭殃,自趋死地。清轻之气上浮为天,污浊之气下凝为地。人若能摒(bìng)弃贪心浊欲,方可得太和中气,入于生生之道,远离苦海深幽。此即“以其无死地”之义。

【本章说解】

本章经旨,主论生死之道,并述人物生死常然之理。乃是太上见世间贪生太过之人,多有姿情纵欲之事,贪生反而入于死地。指明“出生入死”之关要,使人知诫而自悟。

性命之来谓之“生”,性命之去谓之“死”。性属阳,命属阴,在天曰“天命”,在人曰“性命”,性与命本是一。以理言之,其理则一。以阴阳动静言之,则一而为二。人之性命,有生有死,理气禀之于天命,气质受之于父母;理生于气,气合于理。降本流末,互为根柢(dǐ),生生之道自此而始。

所谓死者,只因世人终日凿丧道德,轻生循死,自暴自弃。不能自贵其形,不能自珍其气,不能自爱其神,不能自保其命。元炁不固,百神耗散,此皆是取死之道。

长生健康的关键,就在于气与炁上下功夫。“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浑如醉。”欲修长生,对于屋破药枯,爻损命亏者而言,应重点穷通气和炁之理。通了此理,明了此法,就如前人所云:“屋破修容易,药枯生不难,但知归伏法,金宝积如山。”修可以改变全息体之质,炼可以改变全息体之形。修可以改变躯体之质,炼可以改变躯体之形。唯有“修炼”二字,终生持之以恒,方不负来人生一遭的机缘。如果不修不炼,全息体与躯体一旦分离,由于全息体质量的损耗,将很难有资格再次与新的人体结合,而只能进入更低层次的其它物命之中。

凡欲得长生登真之境者,必须经“道、经、师”三宝的指引,循法而修炼,才能成功。不可执迷于世间法而蹉跎岁月,应当凭德、志、行、信,寻求出世间的上乘法去实践。凡上乘大法,必然遵循无为、自然、无极、太极、阴阳演变顺逆之理。性命双修,由性入命,则性命兼顾,修命则命中重性,命性合一。以修心为统帅,统领性命双修,直趋无为自然大道,返朴归真。

先天之生成与成长、分离与终结,最基本的物质,就是元炁、先天真一之炁的顺变。常道之变,就是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气化精,血化形,形化婴,婴化而为童,童化而为少年,少年化而为壮年,壮年化而为老年,老年化而为死亡,身死灵亡。灵能减耗,再入它躯,再复生死,重重下降,尘生尘死,万生万死,苦海浮沉,轮回不绝,无终无始,不知何日觉悟?

大道须凭觉后参,未觉悟前参不透,永遭沉溺之苦。理不明则法难显,难以穷尽添油接命,再造心身的奥义,难以实践全收添油接命的功验。慧修性命者,始终应当屹立于太极弦上,执两用中,隐显并用。偏重于隐,而时时抓住显;体用兼全,由有为入无为。气居于中,气动则精与神皆动,气生则精与神皆生,气耗则精与神皆损。抓住中间这个“气”,则神与气的两端顺逆变化,即在其中。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

神秘复苏故事他们都叫我诡异之主 第502章假太监称霸天下从征服女帝开始王尘拥抱地心引力讲的什么故事造化金页百度百科人在综漫拥有替身还在发癫特种狂龙秦渊离婚后前妻全家悔不当初黑咖啡有点甜宋星辰慕霆萧抖音全文免费阅读无广告朕不抽烟朕烫头免费阅读特种狂龙秦渊目录阅读他们都叫我诡秘之主点绛唇寡妇重生杀疯了 TXT宋星辰和慕霆枭二两娘子红甘泉从一人之下开始穿越 最新章节拥抱地心引力 百度重生之随心所欲系统暖婚之宠你上瘾绞明TXT 百度知道我让赘婿老公净身出户 舒颜 沈如风我被总裁大叔宠翻了免费俏知青飒爽七零 作者小丛子作者黄宝从一人之下开始穿越 第1章李道风江雪瑶的免费阅读汉篮球风云人物王朝烽烟四起全文阅读御兽宝可梦的飞卢都市超级高手 灞岸偏爱即浪漫的意思陆竟池江澜短剧大结局爸爸 目录共1080章是谁我不说双洁吗重生之随心所欲 夜将明大秦之魔玩骨头的死神免费阅读李道风江雪瑶的免费阅读第一章宋星辰慕霆萧全文免费阅读百度重生我是邪神星际特工一宋星辰慕霆潇的想复婚没门陈小错林天刘舟退而其次一世枭龙 江志浩有几个女人女主叫夏蔷薇开局一座芯片制造工厂乡村超品小仙医女主角有几个百度知道无心可猜在线阅读爸爸快救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