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节(第2页)

世人用后天意识谋算行事,不筹算不能知其数之多少,非简策不能计其事之量度。奈何世人过度耗用精神,先天智慧多已丧失,所以凡事不得不以后天智识之心去筹策,机巧之心尽使,聪明机关算尽,欲尽周全无遗,唯恐有所闪失。但因不能以先天大智慧用事,最终也难以跳出后天有作有为的痕迹,难以摆脱阴阳五行的制约,难以尽知事物复杂的显隐变化过程。

现代电脑的问世,这是人类智慧的外显延伸,这对人们认知自然真理,无疑是有益的帮助。但任何有形的计算工具,都有其后天的局限性。即使最先进的亿亿万次电子计算机,也难以准确计算出人体生命复杂的运化过程,更难以计算天体自然的变化规律。被称为现代尖端科学的电脑,虽对人类物质文明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但较之圣人先天大智慧的无为善计来,仍有着天壤之别。

世间聪明人不少,凡事都是用尽心机,绞尽脑汁,左盘右算,自认为已很周全,其结果往往事倍功半,有时甚至是事与愿违。俗人行事,多是从个人私心出发,以后天小聪明算计,故往往妄言妄行,难免违背天理自然,损人利己,造下业障而不知。

常言道:“人算不如天算”。《太上感应篇》曰:“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可见做人做事,千万不敢亏心亏理,天理在人心,人心一刻不可离天理,否则就是背天而行,必然受到自然规律的报应,丝毫不爽。

【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

“关楗”,即门栓。横曰“关”,竖曰“楗”。世人皆知“关楗”可以关门,但不知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关楗”,也就是常人所说的“窍道”、“门道”。事物虽然没有有形的关楗,但却有事理的“关楗”。

“善闭”者,是指善以道关闭情欲之门,使眼、耳、鼻、舌、身、意这六门常关紧闭,不招六贼入侵,不受六害干扰,常处在无为清静之中。人身这座房舍,除常用六门之外,还有天门、地户、九关与众多窍穴信道,根据不同需要,有的需常开,有的需紧闭。常开者可与高维空间沟通,得到源源不断的能量补充;紧闭者不使体内能量向外泄漏,节约能源,以提高性命质量,同时也可以防止外邪的入侵,这就是修真、养生、健康长寿、长生久视之道。

不仅世间的房舍居室有门有关楗,其实万事万物都有其门户关楗,关楗之中又有最关楗,这个关楗就是道德,就是心性。天地万物,阴阳之道,唯有无心无为,才可以经常自由地进退于“消长之道”,通达利害成败之机。其中的密窍,虽神秘莫测,但有道之人以无心之道,常无心无门,所以心门无隙无间,无内无外。门户尚且没有,何处下手开关?故曰“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天地之间,惟有众妙之门,闭之而人不可知,开之而人不可见,天地造化之出入在于此,动静之阖辟在于此。其闭,闭不以门;其开,开不以户,唯在于无心无为。非仙佛圣真,不能出入此众妙之门。

修行人若能心不摇动,意不散乱,善以道心闭情欲,善以静养守精神,守真固本,修心养德,则主人公即会大解脱、大自在。虽七情阴鬼终日妄撩乱,六欲内魔每时设险阻,也不能窥见其缝隙。我之心门无形无象,豁然像宇宙一般宽广无涯,又何须有门户之关楗?

以道治国,德化天下,人人皆有道德,无匪盗窃贼,无内忧外患,则天下必然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国泰民安,人民祥和幸福,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又何需关闭门户呢?若社会失去道德,人必滋生盗心,盗贼必然肆虐,虽有法规禁忌,贪污盗窃却屡见不鲜。即使壁墙高筑,铁质的防盗门、防盗网再坚固,也总有空隙可钻,更难防盗心之诈,这便是今之盗风难除的根本所在。孟子曰:“固国不以山谷之险。”以道德治国治身,就是“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的真义。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善结”者,就是以道用事,以无心而结,方可结其心。虽不用绳索捆绑,虽人不可见、不可测,但却能结天地之精神天下之人。空愁妄想,劳累身心,好象用绳结物一样,枉费精神,终归是幻化,皆非善结之行。

“善结”者,能结象数理气之造化,能结治国之纲纪,能结圣贤之事业。结天地之精神者,就是凝聚天地之灵气,用之于修心养身,重塑性命,了性了命。结象数理气之造化者,便可知吉凶之变化,可明阴阳之变易。结国之纲纪者,就可以明兴废,可以辨存亡。结圣贤之事业者,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无形之绳约,天地不能改,鬼神不能移,纲纪不能乱,事业不能违。此皆是圣贤善以道德结天下事之妙。故曰“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关于善闭宜结之事,对常人而言,则是不闭而乱,不结则散,而圣人外缘悉绝,内念不生,完完全全,虽无绳约之束缚,无关楗之防范,但心中与天地相合,无缝隙可乘,弥缝甚固,所以其关其结,皆不可开不可解也。不仅是天理浑全,无懈可击,其数也是顺乎自然之道,不掺杂人为之伪,纯是一片天然,所以圣人治天下之事,虽无有形的绳索捆绑,但天下谁能解开它呢?

圣人顺天行道,为天下众生谋利益,所思所行,皆合自然之理,这就是“结”之意。圣人既行大道,得天道之助,一往直前,善始善终,绝不半途而废,无人能有阻挡,这就是“不可解”之意。

天下之人,空愁妄想,劳累身心,好象用绳结物一样,枉费精神,终归是幻化,皆非善结之行。世人凡心凡欲,昼结于想,夜结于梦,是非名利之结,紧锁心头,恩仇好恶之念,牢拴肺腑。前结未解,后结又续,终日竟夜,身心无一时不结,愈结愈多,无异于作茧自缚,自投罗网而永不能解脱。黄梁美梦之结,天下无一人可以解开,待到梦破之日,虚幻破灭,不可解亦解,只不过是又糊涂了一场而已。

学道之人岂可不知:接物必以道,离道而求人求物者,就好象用绳索捆绑一样,终有一天总会不固而散。而以道接物者,虽千里之外,亦必应之,是故以道“善结”天下万物万事者,最牢固,也最长久。故曰“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上文所言之“善行”、“善言”、“善计”、“善闭”、“善结”,此五善之妙,名虽有五,但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圣人常善之“一”道。

“人之初,性本善”。常善在人,本为固有之德,常善在物,就是自然之理。圣人以常善教人,就是以上德救人的心,圣人教人行忠孝,其意在于救人以性命。无论高低贵贱,美丑善恶,贤与不肖,圣人都是慈悲为怀,一视同仁,使人人各得其所。即使对那些不善者,同样以善相待,不鄙视,不遗弃,循循善诱,耐心德化。佛祖曾对肢解他四肢的歌利王不恨不弃,并表示成道后第一个先度他。由此可见,凡是有大德之人,都是胸襟宽广,气量超人的大智者,不计较个人得失,心中慈怀众生,不放弃任何一个人。圣人立三纲五常,使天下人明白天道秩序,教人树立公心,除去妄欲,恢复天理,而不致伤天害理,自造业障,而导致失却人身的恶果。此便是“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之真谛。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圣人以当然之理救民救物,教民顺应四时,救护万物,不使伤残。圣人无分别之心,爱护天下万物,视万物为己身。不贱石贵玉,视玉石为一体,故而从不害物,从不损物,从不弃物。那怕是滴水粒米,一石一草,皆善而待之,全备其性命。圣人燮(xiè)理阴阳,调和气数,扶正祛(qū)邪,使天地灾害不生,保寒燠(yù)之期不错,使万物各遂其性,各安其生。

大德之圣人,他们虽隐密潜深,从不显山露水,但却时刻百般地护佑着众生,不使伤灾夭折人与万物的性命。他们以极大的付出和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千方百计地调节维持着自然生态的平衡,以换取人类万物的安宁。这便是圣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之义。

“是谓袭明”,是说圣人不但善于救人与物之身,更重于救人物之心,视万物与己同体,视天下人与己同源同心。人物虽有不如己者,却毫无分别之心,绝无厌弃之意,故能常善救人救物之身心,以自己大德之明,教化人与物之明。而且又能“袭明”于天下后世,使“善救”之德绵延不断,无穷无尽,在不断的德化之下,使代代相继,物物相承。

先圣有善救之德,后圣亦必善救之心,先圣之袭明,后世亦必袭明,以明袭明,以善袭善,辅翼于天下,造福于万世,这就是“袭明”之义。“袭”者,承袭、接续不断之义。“明”者,以德光使暗者转变为光明,使糊涂者变为聪明,使聪明者内藏而不外露,心性更加光明。圣人之德化于天下,使后世万民之心浑然止于至善之地,而百姓日用却不知。圣人以自己大德之光,点燃世人心中之灯,一人明,人人明,万物明,天下光明一片,这就是“袭明”之义。

圣人德光普照天下的无比威力,是世人无法可知、无法理解的,也是有为之善德所不能比拟的。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凡举心动念,具备“十善”、“五德”者,即为“善人”。德就是真善,仅从德字结构上解析,德字是由双人旁、十、四、一、心等五部分组成,其意是要为众人(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一心做到十种善行、四项原则。

“十善心”即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四项行为准则就是“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行。”有此十心四礼,仁义礼智信“五德”全在其中,只要持之以恒,修持不辍,德即可全,是谓大善。

不立善心,不累善德,言行举止,徇私背道者,是谓“不善人”。有善德之人,都是心无私念,处处为他人、为众人着想,事事未有不推善于人者。不善之人,被善人之善言善行所感化,以善人为老师,使自己的“不善”化于“善”。圣人行善德教化天下,天下人皆师之以善。此即“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之义。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所谓“不善人”,即失道缺德、少德、损德,德性不完全之人。此类人所行不中不正,损性害命,自陷苦海而不能自拔。凡是真有善心之人,对于不善者皆怀慈悲之心,倍加爱护劝勉,惟恐其自甘于不善,故而小心戒鉴,耐心善化劝导,度化其心,帮助他由不善而归于善。君不见佛家师尊们常以“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之语表达善心。这两句话一语双关,对那些为善者,是表达尊敬、赞扬、鼓励、学习之义;而对那些不善者,则是一种告诫、劝导、怜悯之义。

常人都是自恃其才,自逞其能,见善者置之不理,不知奉为楷模;见不善者鄙弃之,不屑一顾,不知见贤思齐,见不贤内省的道理。

修道之人应知,善恶虽有殊,而为己之师资则是一也。对大善者我师之为榜样,对不善者我戒鉴为资,这样无论人之善恶,都可以为我所用,有益于己之身心。对于善与恶,应当一视同仁,使善者更善,使不善者改恶从善,这才是真善者的正确的态度。人往往对善者亲近之,对不善者疏远之,甚至厌恶之,看起来也无可厚非。但对修真者而言,这种分别之心,仍然没有跳出“我”字圈中,还处于“四相”的束缚之中,故心不能如宇宙那样宽广,善德境界也难以升华。

有善德之人,若只能独善其身,而不能兼善天下,那只不过是一己小善而已,若不能以善德教化不善者,甚至厌弃讨嫌,那就不是真善者。真善者必须怜悯天下不善者,并以其不善为资为师,此即“不善人,善人之资”之义。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

刹那星光完结番外隐藏在霍格沃茨当教授笔趣阁情衷指环我在星际捡垃圾TXT神豪净身出户狠角儿的意思透视之眼TXT八零电子书hp隐藏在霍格沃茨当教授何苦惹我错付了情衷六十年代饥荒记类似推荐修仙寿元贼天子 起点世子很凶推陆夫人第几章华灯初上凶手到底是谁霍格沃茨的隐藏之书全局bp八零女配只想搞事业免费李轻媚陆时年藏在霍格沃茨里的奇葩狠角儿演员表介绍大全狠角儿什么意思外室子的科举之路免费阅读全文综影视女主强大完结我家宿主要上天神眼通天笔趣阁我在星际捡垃圾养老婆免费阅读隐藏在霍格沃茨当教授全文若你早与他人两心同何苦惹我错付了情衷穿越西元前我在星际捡垃圾非刀女主综影视推荐为你心动为你吟诵一曲高歌诉尽情衷全局搜索在哪里打开妙手生香by董无渊狠角儿演员表介绍陈泳绮无人知晓歌词余温未了好看吗天降竹马古言全局透明壁纸情衷by指环长佩天龙御雷套装情衷by半碗多糖少爷与少夫人吵架冷战全局搜索贼天子李麻子农女开挂种田忙 笔趣阁才来综武聊天群?(1-332)全局搜索是干什么用的宁夕陆庭骁家有神秘娇妻gl他想杀我我没办法 陈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