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节(第2页)

太上又恐人们以察察为清,故而又承静而问曰:“孰能安以久?”安者即安静。静继以动,动又纷纷生起。动而生物之时,惟有不欲盈之空心,才能保住此道,才能安其蔽而不求新,静处浊才能安以久。如此,则微妙玄通之道才可以永保不衰。

经中所言之敦、朴、旷、浑四者,皆是对混沌先天状态的形容。豫、犹、俨三者,皆是对安静的描述。此数者都是以执中才能得之,以过盈与或不及而失之。这与其它章节中所讲的“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之理相通,都是言说大道阴阳互变、动静相承的辩证之理。

古之善修道者,在立身持己之间,在应事接物之际,总是以道德躬行实践,正己感人,藏行于密。在道德之外,不敢有一毫诈伪,不敢用半点巧智,心如春风之过化,如时雨之均撒。世人虽欲求大道之形影,但却不可得,欲知德化之征兆,但却不可见。善修道者,即善于此,会修道者,即会于此。唯无心、虚心也。能知此者,不盈之深旨,则不言而自明也。

此章经文,共二十句,反复类比,总是形容古之善为士者,动静体用,深藏于内,从不炫耀,故人不能识其行藏之密;盛德于内,光明却自然发露于外。修道之人,行路如履薄冰,独居不敢欺心,言谈举止俨如待宾,修心若冰之悄然溶化,敦厚如未雕琢圆木,旷邃(suì)的心境若深山幽谷。对清浊虽肚知心明,但在处世同尘中,却能物我两忘,清浊浑全。静取浊之清,动取浊之用,不盈不弊,故能玄通。动静体用,阴阳妙化,皆藏于虚中。所以世人不能认识大道的行藏,其原因概在于此。

归根章第十六

【致虚极,守静笃,】

“致虚极”,造其极曰“致”。“致”是动词,是做到、达到的意思。真空无象曰“虚”。“虚”就是佛家所说的“空”。以往道家只讲“清”与“虚”二字。“清”是形容那个境界,“虚”则是象征那个境界的空灵,二者相通意同。虚而至虚曰“极”。“致虚极”,就是要做到空到极点,没有一丝杂念与污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

“守静笃”,寂然不动曰“静”。虚一浑厚,静而至静曰“笃”。“守静笃”讲的是修炼功夫,要一心不乱、专一不二地“守”住心。如灵猫捕鼠一般,目不转睛,聚精会神,思想高度集中。又如鸡之孵卵,紧闭双目,精神内守,专注在所孵的鸡蛋上。这是一种修定的功夫,也是虚静到极点的比喻。

致虚者,天之道也。守静者,地之道也。天之道若不致虚,以至于达到至极,则万物之气质不实。地之道若不守静,以至于至笃至实,则万物的生机便不会发生。所以说,虚是造化万物的枢纽;静是决定万物品类质地层次的根蒂。天地有此虚静,故日月星辰,成象于天;水火土石,成体于地。象动于上,故万物生;体交于天,故万物成。所以虚静之妙,无物不禀,无物不受,无物不有。万物都是出入于阴阳,才能升降造化。成就万物,与万物并作者,皆是此虚静之妙。

万物都是由动而生,由静而归根。虽生生不已,但却终而无不归其本。树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终而落叶归根。天有天根,物有物蒂,人有本源,天下没有无根之事物。万物之根在何处?盖在将开未开、将动未动的静态之中。人与万物未生之时,渺茫而无象。既育之后,则生生不息,终有灭时。唯将生未生时的虚清状态,才是万物之本根。

太上在此示人要得玄关,惟有收心归静,凝神于虚,养气于静,达到虚极静笃,自然万象皆空,一真在抱。人心的喜怒哀乐未发之时,就是人心之“复”。也就是《易经》所说的“复见其天地之心乎。”人应当常思复本的重要意义。如果真能经常致其虚极,守其静笃,即可与天地为一体,与万物为一身。那么,我之性体,可与天地并立;我身中之炁,可与万物并通。阴阳消长的规律,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大道真炁在我身中的流行,便是自己胸中之妙。至此,返本复静之理便可得矣。

本节是言修炼的原则和方法。道家注重性命双修。有关修道的丹道理论所汇集成的《道藏》巨著,有关修道的方法、境界、层次,以及各宗各派、各门各法等,共有八千卷之多。但就其根本点而言,都是为了一个归根的目的,仍然离不开太上在本节所讲的六个字:“致虚极,守静笃”。太上在此示人以养道求玄之法,要得玄关,惟有收敛浮华,归于笃实,凝神于虚,养气于静,才能复本归真。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万物并作”,“作”是形容词。宇宙万物,山河大地,无时无刻不在变动,永无止境地发展演化着。它一直不停地运动,并没有静止过。宇宙是一个动态的世界,万物亦是如此。每个人都在不停忙碌着,每根小草、每株树木、每只昆虫,都在生生不息地成长,生化到了极限时,便转入消亡。这都是大道自然规律的作用力,人与万物概莫能外。“万物并作”就是万物都在活活泼泼地生存,又自自然然地走向死亡。庄子在解释天地万物时说:“方生方死”。其意是说,从刚出生落地的那一刻起,是开始向死亡之路迈进。一个人的生命,天天都在逝去。今日为生,昨日已死去;即使今日已活到百岁,已过去的九十九年已经死亡,消失得无踪无影,惟留下茫然的回忆。

天地阴阳二炁造物之妙,不可谓之有,不可谓之无。有而不有,全在阴阳运化之中;无而不无,未尝出于万物之外。欲知其无,欲见其有,就必须归其复。所谓“复”,就是“复命归根”之义。万物有始即有终,阴阳有长就有消。比如每年冬至之月,就是一年之复;每日深夜子时,即是一日之复。正如邵子(命相大师邵雍邵康节)云:“冬至子之半,天根理极微。一阳初动处,万物始生时。”这就是天理之来复,亦即古人所说的“活子时”。又曰:“一阳初发,杳冥(yǎomíng)冲醒。”阳初生之时,正是天地来复之机,天地元始祖气充盈之时。但其机甚微,其炁迅速,当前即是,转念即非。唯有虚静至极,方可捕捉获得。由此可知,此“复”之义,就是虚静之道。唯有虚静,才能返本还元,复命归根。

“吾以观其复”,“复”是来时之路,回首望复,生命力本是“无量无边”,无穷无尽。死去的仅是假幻,而真正生命意义的那个实体,却是永远不生不灭。不生并非断灭相,不是枯寂顽空,而是永远有不息的生命能量寄存在宇宙间,没有消失殆尽。一旦时机成熟,又会孕育萌芽,复归于生。这种永恒的生命规律,佛家称之为“不生不灭”,道家称之为“复”。《易经》六十四卦中之“复”,地在上,雷在下,合名为“地雷复”。雷表现为电能,是生命万物的源泉,天地靠雷电之力鼓动能源,从而生育万物。太上在其它章中所讲的“反者道之动”,就是复反回去,回到生命本初、父母未生前的先天状态。

任何生命都是时空中的一个过程而已。其实生命的进程,生就是死,死即是生,生死本是一体之两面,是自然因果律的不断循环。所谓“修道”,其实就是返回到道体本根中去,寻求自己的本来面目。“观其复”,并不是鲁莽地横冲直撞,也不是顺世俗常道向下滑,而是“颠倒颠”地回头走,逆世俗之常而倒行,直走到生命的源头处。禅宗曰“还我本来面目”。若真能反修到如此境界,便是明心见性,返本归根,与宇宙本源合而为一,真我即现,法身成就,与道合自然之妙!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夫物芸芸”,“芸芸”者,花叶繁茂,众多之义。天地间生长最快的就是草木,一夜春风,遍地生绿。草木的生命力最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形容草的顽强生命力。木代表东方青气,东方是万物生发之地。“芸芸”代表普通的草,此处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生发气象。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从不间息,而且愈生越多,故曰“芸芸”。佛家常用“芸芸众生”来形容天下万物众生之多。

“各归其根”,在太上看来,宇宙万物,林林总总,多彩多姿,但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规律——“各归其根”。天下万物,每个生命体都是依根而生,凭根而活,离根即死,终又复归到根上。“归根”就是一种由动返静的过程,既返于静,依然复归于诞降之初始状态。在物为返本,在人为复命,都是由阳返阴的自然状态。一春一秋,一生一杀,无非是阴阳二气的交替而已,万物都是在这种自然规律中循环不断。

“人是一棵无根树”,上不挨天,下不扎地,两头看起来都不粘,似乎无根。其实人之根深深地置于天地中,头顶青天,与宇宙本源紧密相连;足踏大地,直通地球核心,与地球母亲脉脉相通,所以人的根植于天地的核心中。就人的肉体而言,大脑是人体的枢纽,智慧的渊源,性体的居所。内藏着宇宙天地的无穷全息信息源,可惜都被人白白浪费掉了。

人在出生之初,头顶的囱门凹下,洞门敞开,与天地相接,吸聚天地万物的真炁,滋养人体生命。待成长至十六岁(女十四岁),发育成熟,精血泄漏,七情六欲滋生,囱门也随之封闭。由先天之体,转为后天之身,逐渐与天地之气阻隔,顺着常道,损精耗神,直至衰老死亡。植物的根扎在泥土中,人的根扎在虚空中,这就是人与万物的不同。所以修真人讲求“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这个“虚”,就是人的本根。就性天而言,人与天地联结的根就在方寸之中,俗称为“心”。天有天心,地有地心,人有人心,物有物心。天地人物之心的共同特性,就是虚静。虚静则息息相通,否则就阻塞失灵,这即是人不能长生久视的根本原因。也是修道者孜孜以求的返本归根之道。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归根复命”的唯一办法,就是求静,能够静到极点,才能找到生命的本源,回归生命的根本。静是分层次分阶段的,不同阶段的静,决定着不同的性命层次变化。静到极点,连空也要打破,达到真静,才能复归于一,从自然之母的核心中获取大量光炁能量。宇宙核心的能量是全息性的,是一种“全息裂映式”。这种物质能量极高,故有破虚空,碎〇壁,破〇同光,混沌一片,复归于自然。也就是前人所说的“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玄珠心镜注》曰:“……成高真之时,功用既至,必先光含影藏,是骨肉都融,神凝形中,名曰天光内烛,此即纯阳神气含身,自然无影……”这是进入第四层次返先天的修证,也是返归自然大道的必由之路。万物皆法于心,自然之道能化生万物,万物皆复归于道,其根本都在于虚静。

“静曰复命”,天地尚且有复还虚静之妙,何况乎万物。万物形殊质异,芸芸而不齐者众多,虽都有生育、发展、壮大的过程,但终将无不枯落,各归其根。根是生命的本源,立物之命本,万物无不有命,其命无不有根;由根而生,终而又返归其根。所谓归根,就是归之于虚静;虚静就是万物的命根所在。万物之命,由太极阴阳静态的动中而生,故虚静是万物之根,亦是万物所复返之本。万物不静,就不能复命。复命就是一阳之来复,此一阳是由静极而后所生。故谓之“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归根复命之要旨,本是万物所剩的余气,归一于太极之整体,气聚而后静,静极则生动,动则阴阳形交;形交而后,阴阳之气交融混沌后,人与万物则生。由此可知,万物由静至动,由动再返于静,如此循环往复,永不止息。究万物所生之根本,皆是虚静之妙。所以归根就是复命,受形于太极之根本也;复命即是归根,完具于太极之本初。万物生生之理,正在于此。学道者如能归根复命,则大道得矣。杏林真人曰:“神气归根处,身心复命时;这些真窍妙,料得少人知。”即是此义。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复命曰常”,本句是说明道体的作用现象。“复”者,完具天命便是“复”。“命”者,阴阳运化、太极流行便是“命”。“复命曰常”就是找到了生命的本源,便能直接从本源上获取能量,使生命复归为先天之体,便能长生不死,与天地常在。就常道而言,在这个三维时空,乃至有阴阳的世界里,生灭不息,有生即有灭,有往即有复。只有复命才能不死,复命乃道之常行也。万物若不复命,就不能完具太极一来一往之理,不能吸聚宇宙一往一来之真炁。若此理不完具,性根必不能固;若此炁不具足,此命便难以长久。

人体生命的病死衰亡,皆是因为失去了真常的命根,故生命不能得以常久。比如嫁接果树,折棠梨之枝,接于杜梨树上,其树即活;能活者,是因为棠梨与杜梨二树同属于梨类,遗传信息相通,故易于成活。若取棠梨枝接于枣树上,其树即死。其死者,是因为梨枣之树不同类,遗传基因不同,违天背元,非类难成亲也。由此可知,人身这个后天之体,以一呼一吸而活命,一口气上不来,便是生命的终结。

在自然界空气中,含有大量宇宙先天真一之炁。此炁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多种元素,有些是人体无法合成的精华物质,只可惜人体的先天功能残缺不全,与这种先天性真炁不能相亲相合,不能被吸收利用,使空气中这些宝贵的营养,被排出体外,白白浪费。所以人体这个后天之躯,只好靠呼吸空气中的一般氧气维持生命,靠后天食物营养补充体能,却难以从浩大的宇宙自然中摄取能源,以颐养千年。人若能经过修炼,修复再造自己这个后天残缺之体,使之逐渐与先天相合,与真炁具有亲合力,便能与自然相融,得天道之助。从生老病死中走出来,得长生久视、复命归根之道。

太上在本节谈到了“归根复命”这个大问题,不仅为世人指明了一条长生久视之道,也是对修真者进入元神层次和圣神层次所讲的大道之理,是对修真者的必然指归。要在无心无欲这个高度上,来理解“归根”的深层含义。要“常明”,要“复命”,都是要由气到炁,再由炁至光的层次上,尤其是在光中才能真正实现。

“知常曰明”,是说修真者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必须在世俗常道中去修去炼,要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磨心炼性,苦证性命之道。以一个常人的身份,去修脱俗去凡的功夫,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的真人。所谓“常”,还有经常、平常等含义。也就是人常说的“平平常常才是真”,“平常心就是道”,“常道中有非常道”。惟在各人自修自悟自得了。

“明”和“光”这两个字,具有不同的含义。虚静至极,才能见万物的本根。“明”必须依靠光才能显现出来。“光明”一词有两重含义,一是照耀黑暗的意思;二是现法的意义。“自莹”谓之光,“照物”谓之明;“自莹”是自身发出的光,能照耀万物则谓之明。前人对不同类型的光,都作过大量的实践和研究,并给予各种不同的命名。修真界认为,宇宙间存在着三种光明:正如《瑜珈论》中所说,一种是“外光明”,例如日、月、星、火、珠等类所发出的光明;第二种是“法光明”,例如诸佛菩萨及诸天尊等法身的光明。……对于第三类光明,现代科学尚未进入其中进行研究,只有佛家道家高层次的修证者,才能进入这种高质量的光明之中。

生物的光炁,都是来源于大道之根,来自宇宙本源那个核心。没有这个核心,也就没有隐态和显态的整体三元与三源两大系统。人身显隐两大系统的存在和演变,特别是修道者的逆修逆变,都决定在自然大道核心所发出的光能源上,能否与这个光源接通,决定着能不能冲破、打开多个层次的时空障碍,穿越时空隧道,从宇宙核心上直接接收光源,以滋养自身,从而实践归根复命。这个核心光源才是性命之源(元)。质元光是一种全息生命能量物质,人体小宇宙内也携带着一部分,传统上称为“一点灵光”。这点灵光在常人体内处于一种弥散状态,分布在躯体各个系统中。一点灵光可与大宇宙交换,但若顺常道的七情六欲,体内之光则会被耗损。只有逆常道而修,才能得到光源的不断补充,从而获得性命质量的升华变化。由此可知,宇宙核心光对再造人体先天内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生理意义。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

女扮男装帅翻全球无敌归来的悠闲生活病娇的白月光晋江我在这里等你原唱乔沐曦傅闫深叫什么名字在斗罗中成神一城外80万神秘禁军被挖骨换血!废材大小姐杀成绝世女帝 TXT江锦程云南省财经委城外80万神秘禁军齐喊拜见主人!种田文女主背刺我柳蓁蓁策驰必须向七个男人求婚怎么破咒术回战第三季赘婿出山八零电子书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男主是谁瞎子武圣从说书开始林枫穿越蛮荒当团宠的超级无敌神医在花都六源改善的目的重生八零之农妇逆袭穿越古代当赘婿游戏怎么纳妾人民日报金句星辰大海给我一个吻快穿瞎子武圣从说书开始动画万界大强盗有多少女的赘婿出山男主几个老婆极致掌控阅读刑事技术档案顾瑶徐烁几章出现的灵仙胶囊的功效和作用我等你到三十岁南康白起免费阅读平凡的清穿日子有声流浪小狗表情包太素元君开局我绿了万界剑神传全文快穿之炮灰大佬小绿茶(绿梨缠枝)秘术师卡里翁杀不杀 博德之门3灵仙双藤素流云剑神传手游官网彩绘坊姜海与旭东全文阅读热恋归航晋江我祈愿之主TXT笔趣阁开局凯多模板刑事技术档案钟隶结局快穿之攻略她是专业的 爱吃和合茶的王国安平凡的清穿日子中女主角是掉马后我成了顶流txt全文免费阅读咒术回战幻影手游日服土地系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