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宋高宗登基亲政(第1页)

大宋建炎元年(也就是靖康二年)五登基告天的高坛。新天月初一日。

南京应天府天治门左,筑了皇帝登基告天的高坛。新天子赵构换了东京送来登基大典用的长版十二旒衮冕,和绘了日月星辰、山龙虫火的青色衮服,又穿上朱袜和祭祀用的木底鞋--赤舄,手握玉笏,由新从京中赶来的太常寺主簿张浚代理太常少卿,导引行礼。大臣张邦昌、宗泽、黄潜善、汪伯彦率百官及刘光世、王渊、韩世忠、张俊、苗傅诸将都在坛下屏息恭立。黎明,熹光朦胧,黑影幢幢,坛上红烛高烧,炉烟袅袅,赵构登坛受命,即皇帝位--后世称为高宗。张浚宣读了太后懿旨,赵构展读告天册书:

嗣天子臣构,敢昭告于昊天上帝:

金人内侵,二帝北狩,臣构以道君皇帝之子,奉宸旨以总六师,握兵马元帅之权,倡义旅以先诸将,冀清京邑,复两宫。而百辟卿士,万邦黎献,谓人思宋德,天眷赵宗,宜以神器属于臣构。辞之再四,惧不克负荷。万口一辞,咸曰不可稽皇天之宝命。栗栗震惕,敢不钦承。

新天子想到了在这样艰险恶劣的环境中,肩负重任,继承帝位,不禁百感交集,放声痛哭,百官都呜咽唏嘘了。稍停,张浚引皇帝下坛,骑马去行宫正殿--原来的府衙大厅,接受百官朝贺。百官或骑马,或步行,纷纷向行宫而去。

宗泽上马时,诧异地回顾汪伯彦问道:“册书中怎么不提是奉太后旨意登基的?”、“刚才张浚不是宣读过太后的懿旨了吗?”汪伯彦狡黠地笑道。

“好厉害!才过河就拆桥了!”宗泽默默地在马鞍上沉思。

在这同一天的黎明时分,东京宫中飞檐崇脊的大庆殿宫灯高悬,炉香氤氲,庄严肃穆地举行太后撤帘大礼。隆祐宫太后寝殿中,张夫人督率十来名宫女忙忙碌碌地替太后穿戴上九龙四凤大小二十四株珠花的龙凤花钗冠,深青色五彩雉纹斜领大袖祎衣,青底锦纹绶带,白玉双珮,木底玄舄,用银镜照了又照。太后笑道:

“张姐,行了,人也老了,不用再装扮了。”

“啊,太后,这可是关乎本朝中兴的大典呀。您这儿一撤帘,南京那边康王告了天,就有了新天子,大宋也就延续下来了。”

“是啊,奴就是盼的这一天!”

“但望天子争气,不然就辜负了太后选嗣的心意了。”

“张姐,撤帘之后,奴就在宫中和你享受清福吧。天下事好歹由皇帝去办,奴是不管的了。”

“太后,大宋江山您可要抓在掌握之中啊。我看康王这两个辅弼之臣,黄潜善和汪伯彦都不是个东西。他们阻止康王回京,又阻挠宗泽抗金,大事恐怕会坏在他们手中。奴临走时,劝康王用李纲为宰相,这可是个正气凛然的大臣,有了他,太后就可以放心了。康王当时一口应允,答应去召他赴行在就任。只怕康王耳根软,坏人去不了,好人用不上。听说这儿康王藩邸几名内侍黄门(低品内侍)--康履、曾择、蓝珪,品性都不怎么的,康王将来若是重用这一班人,这江山迟早也得大乱,奴真替本朝社稷担忧。”

“别太多虑,张姐,还有奴在哩。奴是得放手时且放手,若是闹得太不象话了,奴也会请出祖宗的家法来的。”

正说着,内侍押班邵成章匆匆进来奏道:

“太后,景阳钟响了,百官已齐集,快启驾吧。”太后上了腰舆,招呼张夫人随在身后,邵成章扶着轿杆,内侍、宫女前呼后拥,在大庆殿后停舆。殿上悬了一挂竹丝软帘,帘后安放了一张蟠龙鎏金御椅,椅前垫了一块紫檀木踏脚板。张夫人扶太后出舆,阁门宣赞舍人高呼:

“太后升座!”

于是百官一齐俯伏,太后徐徐升入御座,宫女内侍分列椅后两旁。百官跪拜如仪之后,太后苍老低沉的声音在殿中回荡:

“今日康王在南京登基告天,大宋有幸,有了新天子了。哀家今日撤帘,百官可往行在听候差遣。”

说罢,太后不觉潸然泪下。百官中有人啜泣,御史中丞

吕好问俯身奏道: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