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太 后 复 位(第1页)

大风卷尘,黄沙扑面,浩浩天穹,日色昏黄,整个东京城沉没在悲伤哀愤之中。张夫人今儿天不亮就进宫去了,孟后也绝早起身,两名侍女服侍她穿了紫色云锦斜领大袖裘袍,下衬白色素褶裙,穿一双凤头青绣履,梳了个庄严的朝天高髻,簪了几株素净的珠花。苍老清瘦的脸庞,斑白的鬓,掩饰不住多年坎坷的命运。然而淡淡的蛾眉下面,那双叫人一见难忘的明慧俊秀的眸子,依然充满了温和贤淑的光辉,那仪态万方高雅端庄的举止,依稀想见昔日曾经表率群妃,仪范天下的皇后风姿。侍女站在身后,举起了铜镜,孟后望着梳妆镜中的髻影,抿了一下鬓脚,微微颔。侍女收拾了房间,默默退下去了。

这是一座精致幽静的庭院,原是孟后进宫后的省亲别院,平时空关着。虽则她遭了废黜,家人也不忍启用这所院落。如今退居私第,父母兄嫂都已谢世,胞侄正八品通直郎孟忠厚仍把她当作皇后一般尊敬,开了这所别院,让她居住。被花径水池环抱的殿阁,中间是经堂,两旁是孟后和张夫人所居,南庑数间是侍女的下房。每日饮食都由忠厚亲自送进院门,交与侍女传入,非有宣召,不许任何人踏进院中。孟后在此安居了半个多月,不想今日大宋朝遭遇天翻地覆的厄运。她悲酸地推窗眺望,院中黄雾弥天,凄凄惨惨,好不揪人心弦。想象小叔道君太上皇帝以下皇子王孙、妃嫔公主,全都在今天被金人劫持到城外军营中去,凶多吉少,她的心就如同刀割。“大宋朝遭难了!”她喃喃地垂泪道。

这个朝廷曾经给了她至高无上的荣誉,哲宗元祐七年立为皇后,然而四年之后,刘婕妤争宠,皇帝偏心,刘婕妤房位的内侍押班郝随与宰相章惇勾结,在宫中兴起了大狱,牵连了三十多名内侍宫女,说她用符咒邪法祈祷,图谋对官家不利,因此废去皇后称号,打入冷宫,披修行,蒙受了莫大的耻辱。哲宗归天之后,皇十一弟赵佶继位,曾经下诏让她复位,尊为元祐皇后。可是那个元符刘皇后-就是当年的刘婕妤,又命郝随串通了奸相蔡京等人,再度将她废去。虽则刘后早因生活不检点,惧怕赵佶废去她的后位,用帘钩自缢死亡,但她的阴魂不散,宫中宫外,内侍郝随那一帮人还在时时窥伺她,怕她报复,要将她置于死地。她对帝王家的生活早已厌弃了,但这个皇族,毕竟是大宋社稷的象征,他们全部被金人掳去,大宋也就亡了,怎不叫她凄伤流泪。她默默地移步来到经堂,侍女点了香,她捧香祈祷:

“但愿上苍降福,为大宋延续一脉香烟……”

她匍匐在锦褥拜垫上哀哀哭泣不止。这时候,邵成章气喘吁吁地闯了进来,慌慌张张地说道:

“娘娘,不好了,快挪个地方藏起来吧。”

孟后由侍女扶了起来,含泪问道:

“老人家怎么啦,道君他们都走了吗?”

"走了,走了,宫内宫外,诸王妃主,凡有名号的,足足被掳去三千多人。太惨了,太惨了!”邵成章满脸泪水,说道:“那么小的皇太子也和皇后同坐在牛车上,百官军民跟随在太子车后号哭,太子也攀车哭叫:‘百姓救我!’大内宣德门外御街上哭声震天,可是谁敢救!京城巡检使范琼讨好金人,恶狠狠地鞭打百姓,逼着上皇、太后的牛车出城去,许多王爷和皇孙公主都只得步行,听说到城外才有牛车可乘。济王妃逃回家去,也被开封尹徐秉哲搜了出来,囚在笼子里抬出城去,王妃披头散哭哭啼啼,惨不忍睹,这批奸人好狠心!娘娘,老奴怕他们忽然又想起把娘娘也掳了去,还是避一下好。”

“不了,”孟后一边听,一边流泪,悠悠地叹道:“奴退回了私第,不是皇家的人了,什么名号也没有,他们不会抓我的,即使要劫我去,也不怕。如今国家灭亡,百姓遭殃,奴受用了皇家多年的供养,除了一死殉国,还能做什么?”“娘娘,您千万别轻生!”邵成章跪下哭道:“皇家的人全被掳走了,全掳走了,只剩下娘娘,这也是天意。娘娘,您千万保重,若再有个三长两短,大宋皇家就全完了,全完了。”

孟后也流泪道:

望“老人家快起来,张夫人大概快回来了,和她商议了再说吧。”

不一会,张夫人匆忙乘轿从宫中回来。她原是名门之女,先祖曾任礼部侍郎,夫人幼秉家教,博学多才,诗书画俱绝,只为女生男相,马脸,高颧骨,腰板挺硬,走路行止刚劲如男子,故此不曾选入宫中为嫔为妃,却由神宗朝高太后作主,聘她进宫担任诸王公主的课读师傅,封为昌国夫人,哲宗和道君皇帝都曾受过她的教诲。夫人比孟后大八岁,一向互相敬重。自孟后打入冷宫,她愤慨怜悯,请准了高太后的旨意,除了宫中课读之外,便与孟后作伴。张夫人进了经堂,从袖中取出一纸黄笺,双手献给孟后,说道:

“娘娘,复位诏书的底稿让我带来了,您过目吧。”

孟后看那盖了玉玺的宫笺,乃是翰林学士奉旨草拟尊她为元祐太后的诏书,旁有靖康皇帝赵桓的御批:“待金兵退后颁。”下钤“皇帝御笔”小章。后面还有两行墨迹犹新的瘦金书:

“望皇嫂元祐太后以大宋社稷为重。待金兵退去便进宫复位,垂帘听政,以延大宋一脉。”

左下角是两方朱红印章,一方是腰圆的“龙德宫”三字,一方是长章“道君太上皇帝”。“龙德宫”是上皇所居的宫名,好象都是刚才钤盖上去的。

“张姐,这是从哪里得来的?”孟后愕然问道。

“娘娘,这道诏书底稿原就留在禁中未。我今儿一早进宫,就为的是取到这份关系重大的诏书。见了上皇,他已换了道袍,心境惨然,准备离宫,奴和他说了,上皇猛然惊呼道:‘张夫人,幸亏你提醒了朕,今儿宫中宫外,但凡有名号的皇族都得被金人带走,大宋江山要靠皇嫂设法延续了,这份诏书是要紧的东西,你快带走,有了它,皇嫂就可以进宫复位了。"官家立即命内侍去少帝御书房中,觅取来这份诏稿,匆匆在旁写了几句话,钤了印章,又命符宝郎盖了皇帝玉玺,还叮嘱奴转告娘娘:‘万望保重,一切托付给您了。’”

“夫人,您看娘娘是不是先找个隐蔽的地方暂避一下,免得被金人劫走。”内侍邵成章恭谨而焦急地插嘴道。

“老人家,不要紧。”张夫人果断地说道:“金人只知道娘娘被废黜。已经把她撇在一边了。出门躲避,也许反而弄巧成拙,引人注目,倒提醒了他们了,使不得。”

“是,是,还是夫人想得周到。”邵成章恍然醒悟道。

孟后将诏书底稿反复琢磨了一番,茫然道:

“垂帘听政?好,奴一定不辜负十一叔的重托。可是张姐,这场变化太大了。目今老皇少帝都走了,宫中无主,纵然金兵退去,奴一个妇道人家,怎样才能进宫去呢?”

张夫人沉思道:

“娘娘,如今天下大乱,可是我朝祖宗的深仁厚泽还在人心。不然,今天东京城中怎会有那么多军民百官痛哭流涕?若是金兵退去,天下无主,人心思宋,自有朝廷旧臣会请娘娘进宫听政去的。”

孟后想了一下,忽然两眼透出刚决的光采,断然道:“是这样,奴会进宫去的。不过总不能长此垂帘听政下去,应该扶持一个赵氏子孙继位复国,延续大宋于不亡,奴也就对得住列祖列宗和社稷百姓了。张姐,你看,这个嗣位的人——?”

“只有幸存在京城外的他了。”张夫人做了一个表示九数的手势,不加思索地说道。

“唔,是只有他了。”孟后高兴地微微颔。

是的,只有他一皇九子康王赵构,天下兵马大元帅,太宗一脉留下来仅有的一位亲王,可以由孟后指定继承大位了。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