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 人人生而平等(第1页)

过完大年第二天,王奎就走了。经过几天的赶路先到遂宁县,拜别了周夫子和柯县令!

最后到马家,王奎向老爷子问了很多关于柯县令的事情。

看来,马老爷子对柯县令很是推崇。晚上吃饭老爷子叫来了儿子马嘉禾、孙子马跃山作陪。席间谈到了酿酒的事情,马嘉禾非常兴奋。已经销售了几千斤酒了!开年后店铺就要开到省城去。

告辞的时候马嘉禾拿出这几个月的分润,一共是一百二十两银子。王奎也不推辞,因为他去读书要花很多钱。这次马跃山也决定和他一起到府学去,都参加明年八月的恩科。

约好第二天在城外相会合!

来到梓州府学,出示了县衙的勘核,顺利的办理了入学手续。

府学安排了一个两人合住的寝室,毕竟有秀才功名的人不多,能考上秀才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傲气,因为府学里多数学生连童生都不是,即使童生也不多。所以有秀才功名的在这里继续读书的也只有几人而已。

王奎他俩管不了那么多,既来之则安之。

乡试时间定在八月初九,十二,十五三天!按惯例第一场是四书文一篇,五言八韵诗一。对于已经有考上秀才的人来说,这相对来说是很简单的了。

第二场五经文各一篇,意味着要写五篇。

第三场考试策问五道!这五篇策论无论从数量上看就吓人了。第三场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能否中举就是看策问的试卷写如何!

三月下旬,驿站送来了一个京城邮递的包裹。打开一看第一本就是邸报合订本,《孔子集语》、《孔子家语》、《贾谊新书》、《商君书》、《韩非子》、《六韬》、《九章算术》、《潜夫论》、《论衡》还有一本《大明律》。

这些书王奎没有读过,大多都是法家和政论,特别是论衡和潜夫论全部是治国理政的理论涉及之广,能理解不多。数学倒没什么,现代去的都几乎学过。

离乡试还有接近半年时间,王奎除了听教授讲课,回到寝室继续读书,他学的很苦,生活完全是东来打理。

一晃眼已经是六月了,天气逐渐炎热。马跃山硬拉王奎出去玩耍半天。回到府学,据说要组织辩论,由秀才功名的带队。组织童生和儒生进行辩论,教授已经把队分好。王奎和另外一个秀才各自带四人,进行正反两方进行辩论,王奎为甲方,另一秀才姓张,为乙方。

辩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以前,百家争鸣的时代,辩论成为一种潮流,成为学问高低的一个评判标准。

教授待双方准备完毕后,教授念出辩论话题:“士大夫与国共治天下,与国休戚与共,那么士大夫是否该为国交粮纳税?”教授做出说明,双方共持一个观点不辩论。

教授示意甲方表态,王奎持肯定态度!问乙方是否赞同?乙方讨论了一下表示反对!

教授示意乙方阐述反对理由,张秀才站起来慢条斯理地开始说道其一……,其二……其三……。

结论是士大夫本就是通过科举考试一步步成为特权阶层,功勋世家是其祖上有军功世袭获得特权福荫后代。要是士大夫和勋戚都要纳税交粮,那么以后谁去读书?谁去带兵打仗?

张秀才的理由不可谓不充分!立场鲜明,有理有据说的头头是道,全场击桌表示赞同。

乙方五人挑衅的看着甲方五人!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