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33页(第1页)

  什么?

  想一些招?

  没必要吧,克劳斯他们都这么滑的,这就一定是最正确的。

  从众心理不单单是社会现象,在运动场上也很常见。

  就是余乐,他在坡障上创造了那么多动作,跟在后面的人,不也没想过他究竟是对还是错,余乐能做出来自己也就必须要做出来。

  只是跟在他后面练动作,又怎么过他?

  跟在后面的人永远只能喝粥。

  余乐从来不是个别人吃肉,自己喝粥的人。

  既然有了争夺金牌的机会,自己的经验积累又到了一个不错的程度,自然要去思考什么才是好的,才是适合自己的。

  让他学克劳斯的技术,没问题,他学。

  让他一直学克劳斯的技术,跟在后面拿银牌?抱歉,这不可能。

  余乐从对克劳斯说,自己要竞争金牌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不能再跟着克劳斯学。克劳斯滑了多少年,他才练多久,他能跟上克劳斯就不错了,凭什么赢他。

  所以余乐将过去看见过的那些技巧在脑海里迅整理了一遍,最后确定了自己的路。

  “三步并作两步”这技巧也没名字,姑且这么称呼。

  在过去的比赛里,不乏有运动员这么用过,但大部分都是高度没压好,失去平衡导致的意外。

  就算有那么一小部分人试着去练,但很快就现,这个动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借助前一个波峰向上扬起的角度,向高处飞起的时候,同时越过波谷和第二个波峰的最高处,落在波峰的背面,这样的技巧,先因为“向上扬”这么一个技巧,与追逐赛“压高度”孑然相反,对于长期进行追逐赛训练的运动员相当棘手。

  往上飞不习惯,控制不好,容易失去平衡不说,谁敢保证落点就是自己想要的?

  追逐赛到了最后,度都过了8o迈,这得多强的判断力和控制力,才能够确保自己一定落在精准的点上啊?

  无法稳定的挥,这个技巧就不是好技巧。

  想想比赛正关键的时候,自己往上飞起不但歪了身子,还一头撞在对面的波峰上,还比什么?

  怕不是一个笑话。

  以及,追逐赛的赛场变化不定,波浪赛段的设计更是有宽有窄,可能适合这个动作的波浪段一次比赛只有那么一两个,甚至没有。

  且不说这个技巧,还要结合度和状态施展。

  经过多次尝试后,最终得出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与其给对手“送菜”,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压高度”呢。

  结果就导致,虽然大家都知道,一次飞过两个波峰肯定比贴着波浪坡面滑行要快,但却没有人去使用。

  可不就巧了么。

  余乐就是一个擅长技巧的运动员。

  7o迈的度他够敢旋来旋去,翻来翻去,就算8o多迈怎么了?不过就是跳一下而已。

  别人做不到,可不代表余乐做不到。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