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节(第2页)

几位记者都是第一次遇到这么沉静的被采访者呢,那些省级市级的劳模和先进人物,在镜头前,也不可能像黎苗这样平静,“黎苗同学,请问你父母是做什么的?”

黎苗看着上下打量着她的那个记者,她很不喜欢那记者看她时的目光,跟带了刀子一样,“我是红山公社五道沟村人,我爸是村里的会计,我妈是公社社员。”

董校长忙请大家在一早就准备好的小会议室里坐了,“咱们先请黎苗同学的班主任李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黎苗同学的基本情况,”他看了一眼黎苗,硬是从黎苗的脸上看出了羞涩和胆怯,“黎苗同学平时除了在学校上学,就是回家帮父母做农活,没和各位记者接触过,先让她冷静冷静,一会儿有什么问题,咱们慢慢谈。”

李老师和几位记者介绍着黎苗的情况,另有老师已经把他们一上午精心为黎苗写好的情况汇总交到了各报的记者手里,一个记者低头看到稿纸上的字,忍不住赞了一句,“好字。”

董校长立马兴奋了,“这是黎苗同学的字,黎苗同学这笔字谁见谁说好啊,有大家风范。”

等李老师谈完黎苗的基本情况,省报来的记者已经按捺不住了,他抖着手里的稿纸,冷笑道,“黎苗同学学习好那是有目共睹的,但这上头说的,向学校捐了十几本复习资料,这也太夸张了吧?”一个农村出来的学生,哪有这个能力和财力?

董校长立马道,“千真万确,现在这些资料还在我们学校图书馆呢,我们都想好了,这些资料我们会永久收藏。”

黎苗却知道那记者想问什么,她淡淡的把给她寄书的几位教授的名字说了一遍,“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和几位老师的教导是分不开的。”顾为民他们都平反了,黎苗也不怕说出他们在五道沟悄悄指导她学习的事了。

原来如此,几位记者对视一眼,都觉得这才是黎苗考了第一的关键,但省里来的记者还是有些不相信,黎苗长的跟朵娇花一样,省剧团的演员也没有她漂亮,这样的姑娘会参加过县里防洪大会战?“黎苗同学,你平时在家里学习,怕是没有时间参加劳动吧?”

黎苗已经感觉到了面前这个省报记者的不怀好意,她挑了挑眉毛,“学校复课也才一年多,复课之前,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公社社员,每天都和生产队的社员们一起上工,嗯,我力气大,和男社员们一样,能拿到全工分,记者同志,你要是不信,可以去我们村里打听一下。至于大会战,从我十五岁起,每年县里清河修渠我都会报名参加,”这些好事是原身做的,黎苗不会让她的辛苦被忽略,“我还得过大会战的先进个人,县里应该有记载的。”

省报记者愣了一下,神情有些尴尬的扯了扯嘴角,“没想到黎苗同学对自己的过往记的这么清楚,”他抖了抖手里的稿子,“真的是一桩桩一件件啊~”生怕别人忘记了,这种沽名钓誉的人他见过的太多了,黎苗这种简直是小儿科。

黎苗挑眉,这话的意思听起来怎么那么的不悦耳呢?“没办法,都是自己做过的事,而且我这个人记性还好的很,当然,写这份稿子的时候,我参考了几篇过去几位全国先进人物到各地做汇报时的稿子,”黎苗真的是记性好,又整天听收音机,李老师把这篇稿子给她看的时候,她就准确的看到了那些先进人物演讲稿的影子。

那些先进人物做报告的时候,哪个不把自己的事迹一件件说出来?不然大家听啥?怎么跟着学习?

省报记者不说话了,只是面带愠色的瞪着黎苗,他是省报下来的,走到哪儿当地的各级官员都是高接远送的,对他提出的意见,更是奉若圣旨。他自问自己也没有说黎苗什么,只是合理的提出了质疑。

省报记者对一个农家女能考第一是很吃惊的,他从来不认为省状元会被一个女学生拿走。但事实就是事实,他还是很愉快的接受了下来采访的任务。而且已经想好了这篇报道要怎么写了:一个贫下中农的女儿,即使在停课期间也从来不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一边种地一边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读书,在听说学校复课之后,偷偷跑到了学校求着老师们收下了她。在校期间,她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了,因为家庭条件差,她每天的伙食就是啃着干窝头喝凉水……

她应该是平凡的,木讷的,面有菜色,面对相机和记者的时候是慌乱的,感激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肌肤雪白,眼睛黑亮,漂亮的让人眩目,尤其是她沉静的气质,看到他们也是一脸的平静淡然,并没有一点点见到省里来的领导的敬畏和怯手怯脚,好像考了省状元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这让他已经有了腹稿的报道全都打了水漂。

现在她还敢和他呛声?难道他的质疑错了?谁能看出来一个娇滴滴的,手指纤细连个茧子都没有的女同志,成天在地里干农活?还参加过修河挖渠的工作?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丫头还这么不驯!就因为考了个省状元吗?很了不起吗?一次考试能代表一生吗?作为工农兵大学生的他,对这些自以为学习很好的学生心里是看不起,又有些嫉妒的,“哼,真的是不知所谓,不就是长的漂亮一点嘛就傲成这样,以后还怎么为人民服务?”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他的话惊呆了,黎苗都被这人的逻辑逗笑了,她看了一下小会议室里的人,“大家好像是因为我考了四百七十七分才过来采访我的,并不是听说了我的长相才过来的吧?难道这位记者同志不是?”

不等那记者说话,黎苗又道,“刚才我也说了,我以取得今天的成绩,和被下放到我们村里的几位首都大学的教授分不开,其中一位杨老师,因为是教新闻的,她和我说过,记者是以及时,真实,有效,客观,公正的态度为人民群众传播消息的一种职业。”

黎苗认真地看着脸色越来越青的记者,“这位记者同志,您刚才的话是本着哪一点呢?”

省报记者已经霍然而起,“本着哪一点,本着我是个记者这一点,行行行,你厉害,你等着看吧!”

黎苗一点儿不怵这个小个子男人,她同样站起身,“我会看的,如果我在报纸上看到对今天的一切有不实报道的新闻,我会向贵报的领导申诉的,”她环视了一眼其余几家报纸和电台的记者,“我相信并不是每位记者都和您抱着同样的思想。”

“你你你,狂妄!”省报记者用手指点着黎苗,冲县宣传部的人吼道,“这就是你们县出的状元?哪有一点状元的样子?这样的状元我们省报是绝对不会报道的。”

黎苗真想翻个白眼给他,一旁的董校长已经怒了,“不报道就不报道,你也不是我们学校请来的,是不是省状元是分数说话的,不是你说了算的,走走走,我们不稀罕你们的报道,不但我稀罕,我还会以一中校长的身份,给贵报领导写信,反应你今天的所有言行!”

县宣传部的干事都懵了,他乍着手看看扬长而去的记者,又看着办公室里同仇敌忾的所有任课老师,最后把目光落在黎苗身上,“你说说你,你惹他干啥呀?”

黎苗一摊手,“我没惹他呀,是他在质疑咱们啊,他质疑我的总结是在弄虚作假,这是质疑我一个人吗?这是质疑我们整个宝山县的工作作风!”

宝山因为出了胡解放和文治国的事,现在可是全省甚至全国出名呢。

黎苗的那份总结宣传部甚至县领导都看过了,而且里面的情况也都得到了核实,县里其实想借着出了个省状元的机会,把黎苗树成一面旗帜,一洗上级和人民群众对宝山的坏印象,当然不能让人随便质疑黎苗,“你说的对,”他一会儿也呆不住了,和其余的记者握了握手,“你们接着聊,我去县里一趟。”

在座的几位记者也被黎苗的彪悍给惊呆了,他们也都是□□湖了,但像黎苗这样的姑娘还真是头一次见,一个年轻的女记者小声道,“张记者是省报的,他要是写点什么,影响力可比我们这些报纸大多了。”

黎苗微微一笑,“他的报纸会不会影响我上首都大学?”

女记者摇头,“那倒不会,”黎苗的家庭出身好,学校的评价也很高,这政审一关是肯定能过的,又是省状元,她想上哪所大学,真的是谁也拦不住。

“好不就行了?而且又不是他一个人手里握着笔呢,”黎苗冲女记者甜甜一笑,“可能我的样子超出了他对省状元的想象吧,一个人对自己理解不了的事情总会有些抗拒情绪,嗯,他可能是不想承认,这世上就是有些人很优秀。”

女记者被黎苗自信的话给逗的一乐,因为省报记者拂袖而去的紧张也荡然无存了,她佩服的冲黎苗点点头,“你放心吧,我会客观的报道的。”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