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9章 推恩令(第1页)

"小婉。。。。。。蒋小婉。。。。。。"阳晨喃喃自语着,突然间犹如大梦初醒般回过神来。

紧接着,他毫不犹豫地将肖若雪独自传唤至自己的书房,并开门见山地质询对方是否知晓蒋小婉,以及她是否同样来自另一个时空或世界等等。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肖若雪面对这一连串奇怪而又莫名其妙的问完全摸不着头脑,最后甚至被吓得嚎啕大哭起来!

面对如此情形,阳晨也束手无策,最终只能就此罢休,不敢再追问下去了。

……

接下来,除了日常向太子及诸位皇子传道授业解惑外,阳晨开始频繁与皇上接触,并试图改变其固有观念。他苦口婆心地劝说皇上务必成为一名有抱负、有作为的明君,同时将现代社会中的各种前沿文化以及卓越的治国理政理念逐一详细地讲解给皇上听。

桓帝初闻此论时顿感新奇,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却又迅予以驳斥!在他看来,阳晨所言尽皆虚幻无实之物,于现世而言绝无实现之可能。毕竟在这位皇帝眼中,整个王朝乃至古往今来各朝各代之所以能够维系统治秩序,全然依赖于血脉相承。

若果真依阳晨之言行事,倡导人人生而平等,废弃分封世袭制度,转而广纳天下贤才,即便自身可以勉强认同,然而朝中诸多大臣以及各地封疆大吏恐怕亦难以接受!自大夏建国伊始,沿袭至今者唯有世袭制度,子继父业早已被视为理所当然之事。

大夏王朝已历经百年,如今虽然各类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但大夏的基业还是稳固的,谁也不敢随随便便就去改变祖制。毕竟稍有不慎,恐将撼动朝廷苦心经营长达百年的根基伟业,这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然而,桓帝听闻阳晨所言次数愈增多,内心竟也开始泛起涟漪!不过,即便阳晨所言有其道理,他终究还是不敢冒险一试。

接着,阳晨当面向圣上详析当下诸般局势。见圣上仍有疑虑,阳晨即刻忆起穿越之前上学时在史籍中所读“推恩令”,遂建议桓帝将各诸侯国封地均分予诸王子,使其皆能受惠,不出十代,诸侯王子孙皆将沦为平民!

闻此,桓帝大惊!阳晨赶忙呈报圣上如今天下诸侯皆拥兵自重、实力强劲,若不早日妥善处置,必酿大祸!而“推恩令”恰是良药,既可有效削弱诸侯势力,又能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圣上闻罢此言,深感阳晨所言极是,只是心中仍旧不免担忧若真推行此“推恩令”是否会招致各路诸侯的强烈不满,甚至引他们公然反叛?面对圣上的顾虑,阳晨当即表态道只要圣上能够下定决心排除万难,自己甘愿全力襄助圣上精心谋划并拟定出详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略来,并一定能确保推恩令的顺利推行。

接下来,经过在朝堂上一番唇枪舌战之后,皇上终于被阳晨那三寸不烂之舌所打动,并下定决心采纳他的建议,正式推行推恩令。

领命后,阳晨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紧张有序的筹备工作中,他积极主动同诸位大臣协商研讨,并拟定出执行该政策所需的具体实施步骤。

这下,一场左右大夏王朝未来走向、改天换地的巨大变革,便呼之欲出。

没想到,就在推恩令刚刚颁布之际,整个庞大的帝国瞬间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率先跳出来公开叫板的便是吴王,此人动作神无比,立刻与各地封疆大吏取得联系,纠集起各路诸侯,公然向朝廷起挑衅,怒斥朝廷内部有妖邪作祟以及奸臣阳晨当道,并打出“清除君王身边奸佞”这样一个冠冕堂皇的旗号,并迅调遣六十万大军挥师北上,如疾风骤雨般朝着京城火挺进。

这位吴王身份非同小可,乃是桓帝血缘至亲的叔父,其所受封赏的封地恰好位于举国最为富饶肥沃的江南一带。

获此消息后,阳晨不敢有丝毫怠慢,第一时间入宫觐见圣上。面对心急如焚的桓帝,阳晨镇定自若地提出应对之策派遣细作潜入吴王军队内部,巧妙施展反间计,蓄意挑拨吴王与其麾下将士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可于半道设下重重埋伏,借机扰乱敌军行进步伐。

桓帝对阳晨所言深以为然,当机立断派遣心腹使者赶赴吴王军营执行上述计划。

与此同时,阳晨也申请领兵出征,并重新得到了兵权,获任讨伐大将军并兼兵部尚书。得到兵权之后,阳晨立即把自己在西北训练有素的那只军队调来拱卫京师。

阳晨身先士卒,亲自统率一队骁勇善战的精锐之师,悄然隐匿于吴王入京的必经之路两侧,伺机而动。

没过多久,前方就有战报传来吴王麾下的一些将领被人挑拨离间后,内心对于继续进军一事产生了动摇情绪;不仅如此,吴王自己也因行军途中遭遇大量伏兵袭扰,导致大军前行度变得极为缓慢。

阳晨看到这种情况后,立刻意识到动反攻的绝佳机会已然来临!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率领着手下将士们猛然杀出,杀得吴军人仰马翻、猝不及防。在一片混乱之中,吴王身负重伤,迫不得已只能下令撤军。

此次战役大获全胜之后,桓帝对阳晨越器重信赖有加。趁着这个热乎劲儿,阳晨赶忙再度向桓帝进谏直言道“陛下应当尽快推行推恩令,如此方能进一步稳固您手中至高无上的皇权统治地位,并有效避免此类事件再次重演啊!”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边吴王刚刚退兵撤离战场,那边齐王、代王、燕王以及越王等人却又分别从四面八方举兵起事,公然兴师问罪讨伐起阳晨来!

面对如此危急局势,阳晨却表现得镇定自若、沉稳冷静,丝毫没有慌乱之色。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果断做出决策——要想破局那就必须采取逐个击破的策略战术方可奏效!

得到各地藩王全都叛乱之后,桓帝如坐针毡,借此机会,苟丞相立即站出来指责阳晨,说这一切全都是阳晨惹的祸,并说阳晨是一个来自异域的大妖,他的目的就是要毁灭大夏的万世基业。

与此同时,各地藩王也放出狠话来,扬言说“若要想让他们退兵,就得把阳晨的头给割下来。”

还好,此时阳晨领兵在外,要不然恐怕就得人头落地了!

喜欢穿越到古代当帝师请大家收藏穿越到古代当帝师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