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卷 局中人落子无悔 第九十章 白日黑夜(第1页)

[]

这是白日。

雪下过后,西亳便不是西亳。

这句话说的很有意境,多有意境不知道,但是身为嫡宗的十四皇子王江觉得就是很他娘的有意境。

这就好比前一阵西域下属小国浩罕受大漠以西大国安西蛊惑造反,自己于早朝请命前往平叛,出城的时候秋风正起,吹得官道两旁杨树叶子哗哗落,配上自己领着一千精兵出征城里百姓夹道相送的场面,更是秋风萧瑟的意境。

这对于王江这种没读过多少书,可弓马娴熟喜好武力的皇子来说,这玩意儿表达不出来,但能感觉到。

如今凯旋归来,西亳城里百姓更是夹道欢迎,虽说这官道少有泥泞一路走来也是干净,但就算不上意境了。

意境这玩意儿,主要适合那种揣着明白装糊涂,其次还得符合比较感伤的氛围。

很显然,百姓冒寒相迎的场面一点不符这两点。

可当王江下令兵卒城外驻扎,自己一人骑马顺着城里中轴主道踏上御道看到百丈外那座红墙围绕琉璃瓦碧檐牙下的紫禁,茫茫白雪覆盖,有间隔有相连,就很有意境的味道了。

尔后,这个从小读书就犯困一听打仗就跟喝了鸡血一样的十四皇子就想到了书上这句话。

雪下过后,西亳便不是西亳。

十四皇子走在那说是百丈实则短一丈只为符合那九九归一说法的御道上,到了离紫禁城主门玄武门十丈的下马线,翻身下马递出缰绳,也没想起到底是哪本书。

头戴虎头兜鍪身披墨甲腰悬名做南光长剑的十四皇子摘胄抱于左腋下,右手按着剑柄,抬头望着城墙上积雪,还在想着这到底是哪本书上写的来着。

跨过玄武门,年仅二十余一的年龄便已于军中立下无数掀焰军功辉煌战绩的十四皇子露出以前从未有过的苦笑,看破红尘一般长吁短叹喃喃道:“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感叹一番后,死心眼的十四皇子又是一个愣怔,自言自语道:“这句诗是谁说的来着?”

好不容不去深究那句在他看来颇有意境的句子以后,又开始思考冷不丁冒出的一句诗。

也亏得十四皇子自娱自乐一般瞎琢磨,本该枯燥的路子龙行虎步之下倒也是快的很。

二十九丈龙尾道,百单八步难上朝。

说的是圣上听政上朝的含元殿前龙尾道,有正值壮年的朝官步丈测量,由道脚至道顶,恰恰一百零八步,坡长阶高,就算想要三步并两步也会因台阶不便。这对于青壮臣子而言并无大碍,却是成为年迈大臣朝见之畏途。前朝皇帝在含元殿卜尊号为“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当时太子少师柳汉全年逾八十,杖朝之年也是亲力参朝,从坡下步行至殿前,力已委顿,误听封号为“光武和孝”,结果被御史弹劾,罚了一季俸,算是闹了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龙尾道砖石砌筑,阶梯与漫坡相间,三条并列,中间御道宽八丈有余,两侧道宽不及两丈。道面平段铺素面方砖,坡面铺莲花方砖,两边为有石柱和螭的青石勾阑。

再往上便是三日一朝的含元殿,历任圣人为求世人称颂,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葺规整这个紫禁第一门户,大周王朝第二任皇帝立旺帝更是由江南山林中精选运来的所谓“择一干于千木”的荆杨之材,操斧斤者万人砍伐此等木料,朝泛江汉,夕出河渭,运至西亳,拥栋为山。建筑工人俱是能工巧匠,不求留名后世,只为殿屋修得壮丽。

十四皇子自然不会有闲情逸致去伤春悲秋一般操心龙尾道含元殿的前尘旧事,马上就要进殿,也由不得自己再胡思乱想,当下收整思绪大步上了龙尾道。

含元殿里左侧有人在下棋,下的不是大周朝流行的黑白乌鹭,反倒是相对简单近些年于军中兴起便大受欢迎的象戏。此象戏分红绿两色三十二子,各有将士相马车炮卒十六枚,相较于乌鹭少了些弯弯绕与大算计,很适合攻城拔寨的兵卒于这方寸棋盘里横冲直撞一番。

十四皇子也喜欢这项对弈,怎么着也要比讲究布局精妙先手扼七寸后手拖龙尾的三百六十一点轻的多了去了,最起码不用去想着什么提子开花三十目长考有眼杀无眼。只是后来听说这象戏是女子明,有些大男子心态作祟的十四皇子就提不起兴来了。

含元殿里有圣人近侍搬来的桌子,铺有纵横棋盘,一个驼背老头背对含元殿大门,坐在殿里单独为他增置的紫檀椅上。反观穿着随意只着一件大锦衣的圣人却站在对面眉目紧锁,一手抱胸一手摸着下巴盘算着下一步该如何走。

两人一个看不见一个没注意,十四皇子又不敢出声打扰,悄悄朝着离棋桌不远跟随圣人数十年的内宦之蔡东来使着眼色。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