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章(第1页)

来肯定是来不及了,但是一些后门还是可以走的,比如这一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什么?

这次的主题有点长,是“针对各国各年级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作为教育从业者该怎么改变这种情况?”

说句实话,看完这个长了吧唧的主题,即便自己是教历史的,巫创也觉得这个课题吧,它,就,很无聊。

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接触历史最多的是在生活中,但是最系统的必然是在历史课上。怎么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难吗?

不难,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来说,提高历史所占成绩比重,语文分数一百,历史分数一百,你看看学生们学历史的时间和花在历史上的兴趣大不大,你看还会不会有家长揪着孩子的耳朵说学历史再好有个屁用。。。。。。

你说,担心以后从业与历史相关的人越来越少?难解决吗?

也不难,你多花点钱,多得是人干。

为什么历史学的地位越来越尴尬?为什么从业的人越来越少?为什么感兴趣的人也在下降?

因为我们的社会需要它,正视它,称颂它,却又在贬低它。

别人问你,你的职业是什么?

不管是会计、老师、工程师、军人,甚至是工人,大家都会在明面上说一句,“不错啊,有前途。”

但是,当有人告诉他,“我?我是学考古的。”“我是学古汉语的。”“我是图书管理员。”“我是教历史的。”他们的脸色立刻就变了。

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跟历史扯上关系的职业就代表了三个字。

“没前途”

没前途,就意味着没钱途。

而让社会这个大群体内绝大多数人产生这样正确的“偏见”,不就是社会本身吗?

就像明星和科学家这个伪命题一样,网上那么多人叫嚣着,应该崇拜科学家,而不是明星。正是这批人中的某些人,在他们称颂的科学家摸一下豪车就变了脸色破口大骂。

为什么“科学家就应该贫穷”这个概念刻在了他们的心里,并对此深信不疑?

不正是社会本身吗?

人是利己动物,用崇高的道德标准去要求别人,要求别人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换取集体的利益,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的劣根性。有的人,可以抑制这种劣根性,并提升自己的道德标准,但是也有人喜欢用这种人之常情去绑架别人。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历史学者,不受待见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极高的天赋或者背景,普通人是极难从中获益的,无法获益就没有办法获得更好的社会资源,没有办法过得更好。

如此,自然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了。

当然,你将所有的原因都放在一个理由上,自然也是不全面的。

历史本身确实具有局限性,比如,无趣。

你要说历史是有趣的,那你肯定是在骗人。

但你要说,历史里的那些为人知、不为人知的故事是有趣的,那肯定是真的。

印在高中历史书上的王阳明先生,儒家学派,心学集大成者,思想是“致良知、知行合一”,着名教育家、军事家、思想家。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