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3页(第1页)

儿子离开后,孟明远的琴音又起,一曲清音流畅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流泻而出。孟叔翰在&ldo;听风阁&rdo;外聆听此曲,只觉得满心惆然,父亲一生惟少知音,此乃父亲的悲哀。母亲虽看似与父亲举案齐眉,却始终不能走入父亲的内心。不,应该说,父亲不允许任何人走入他的内心,父亲一直是个孤独的智者。孟叔翰在心里深深地叹了口气,终于转身离开。路,都是自己选择的,这条孤独之路是父亲的选择,那么旁人便无置喙余地。父亲说的对,每个人要走的路都不一样,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才是最关键的。时序进入腊月,文昌帝的卷子意思意思罢了。可是,今年,丞相大人似乎很有兴趣审卷子。被关在中书省同丞相大人一道阅卷的官员表示:这科举子是个大悲剧!以相爷那挑剔的标准,也不知道这届还选不选得出一甲前三名去跨马游街接受大姑娘小媳妇的鲜花爱慕啊。事实证明,这届举子确实很悲剧。做得一手锦绣文章的才子们被丞相冷酷无情的抛弃了,即使有幸进入相爷眼界的举子最后被派官的地方也无一不是磨练人心之处。最过分的还不是这个,最过分的是文昌帝在琼林宴上对所有进士说丞相有生之年,策问的题目可能都会由丞相负责,若是没有足够的自信,还是不要轻易下场的好。简直是‐‐惨无人道!不过,文昌帝一句话,就导致了天下学子开始倾心实务,不再&ldo;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不知柴米油盐酱醋茶&rdo;舒服过日,扎扎实实地去了解国计民生。去关注丞相大人日常关注喜爱的事情,这正是&ldo;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rdo;的最佳写照。丞相大人表示:国民偶像鸭梨山大!最后竟然有人专门替他整理了一本起居实录出来抄录成册,贩卖读书人。呃……这个事,丞相大人还不好表示生气,因为这是宫里的二丫皇后编注,当今圣上批注的。这对小夫妻简直了都!儿女都是债啊!当然,这是绝密,知道的五根手指也数得过来。某日夜,丞相大人与夫人亲热过后,感慨了一句:&ldo;幸好他们没把我们的夫妻生活也给写上去,否则真是……&rdo;想重温家法的节奏啊。孟家家法虽然基本是个摆设,但是它跟摆设的区别的是‐‐它是有实际作用的,帝后二人小时候都是品尝过家法滋味的。这要照后世的镀金说法,那家法基本也是御用之物,可以高价收藏了,较之宫廷白萝卜之类明显更加的高大上。☆、丞相大人欲建国家图书馆,向天下读书人开放。天下各州、郡、县皆要开设分馆。图书馆顾名思议便是看书的地方,这个地方首先要有书,而进翰林院藏书虽众,多不过天下分散的各种书藉。那么,就要收集各种散落民间的书册,而那些书册多在世家大族,豪门权贵之家。丞相大人表示不收原本,只消允许朝廷派人抄录一份即可。可即便这样依然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但那些人家并不会这样直白告诉丞相&ldo;我不想贡献自家的书&rdo;,所以,他们私下商议之后,向朝廷表示可以答应朝廷派人到各自家中书楼抄录一月,只限两人。文昌帝怒。但丞相表示:可以!一声令下,先派兵围了那些可供抄书的地方,说等他选好了人就去抄录,楼里的书就暂时别搬地方了。&ldo;相父,他们如此明明是无视皇权。&rdo;&ldo;陛下莫怒,此乃人之常情,知识书藉乃是豪门世族在世间立身之本,自然不会轻易向人开放。&rdo;&ldo;但一月只有两人去抄,又能抄得多少?&rdo;丞相大人悠然一笑,道:&ldo;能录多少便录多少。&rdo;半月之后,派兵围了各家书楼的丞相大人终于开始有了动作,派出数十年小吏各携两只大箱子进驻各家书楼。进入书楼的人始终只有两人,但是,是两人两人轮班,一组累了换下一组,丞相言说:只说两人,又没说不可中途换人?然后,成箱成箱的书藉被搬回翰林院。众人俱惊,就算抄录书藉的小吏是天生快手也断然不能快到如此地步,这已经不是人类的水平了。一月结束,小吏、兵士全部撤回。各家藏书十去其七。尔后,丞相大人的秘密杀手锏‐‐活字印刷术现世!两名进入书楼的小吏所携带两只箱中所盛便是一层一层码好的活字,各有排布,各有提示,只消按字排版即可刷墨印制。丞相大人按兵不动的那半个月的时候他们便是在翰林院中苦练排版熟练度。相爷果然不打无把握之仗,图书馆之议提出之前便已做好充足准备,活字印刷术实是如晴天霹雳一样的现世效果。当年突厥、回鹘来犯,丞相弄出了炸弹,后来突厥再次来犯,丞相弄出了红衣大炮,这一次,丞相弄出来了活字印刷术。别为难丞相,你一为难他,他反手就给你一个大杀器,完全把你灭成渣。提高全民教育文化水平,本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结果有人偏偏不给面子,丞相大人当然也就不给他们面子了。由此,国家图书馆进入设馆置书流程。至于活字印刷术的技术,书商可出钱购买,包教包会,包售后,具体事宜请跟工部联系,交钱请到户部。而有田大户需要的大型农具,工部亦有专售,同样交钱请到户部。……有一句话,本朝太宗皇帝说得好,丞相这人绝对是钻到钱眼儿里出不来了,一身的铜臭味,偏偏又是那么一个真才子真能臣。在户部大把进钱的时候,成了国民偶像后,变得更不爱出门的宅男丞相有天专门跑去上朝,对皇帝说:&ldo;陛下,老臣欲开设国家报社,望陛下恩准。&rdo;&ldo;相父,何谓报社?&rdo;&ldo;这个其实就是邸报的变种,可以将各种有关国计民生,八卦娱乐的消息尽收版面……&rdo;丞相大人在金銮殿上一顿解释,将报纸这一后世喜闻乐见的传媒载体带给了庆朝。其实,丞相大人之所以对报纸如此热衷推广,主要还是跟他宅在家里的娱乐目的有关,如果每天有份新鲜出炉的报纸看看,一边喝着刚泡的新茶,人生真是享受啊。文昌帝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是很高的,尤其是对于自家美人爹爹搞出来的。&ldo;朕准了,此事由相父全权负责。&rdo;&ldo;臣遵旨。&rdo;转过头,丞相就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到了国家报社的筹建准备工作。先前被丞相冷酷无情抛弃的一些才子终于受到了当朝相爷的青睐,但是总是难免有自命清高之辈不肯向丞相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丞相表示:离了你张屠夫,本相一样不吃带毛猪。两个月后,庆朝的第一份国家报纸新鲜出炉,当天一摆出来就销售告罄,不得不紧急加印。报纸分正刊、副刊,正刊是国计民生朝政军国大事,副刊是百姓生活百态,茶余饭后的热点谈资。还有一版专门的小说话本连载版面,供文人士子排遣胸臆,顺便捞点稿费当外快。副刊、小说话本的销路很好,远超正刊,但正刊本来面对的就是一些特定人群,并没什么影响。报纸上可以打广告,钱,请依旧去向户部缴纳,拿了收款凭证来发布你的广告。消息闭塞,交通不便?不要紧,各地报馆报纸互换,消息自然就流通了。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